老子和孔子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7-09 00:14:19

老子和孔子谁厉害?老子和孔子有师生关系吗?

网友回答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当如“乐水”之灵感,时间如流水,我们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百姓如江水,为官要慎笃,《孔子家语》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水是美丽动人的,《红楼梦》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台湾民歌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飘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中高手如李煜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动流”之叹。水是交友的榜样,“君子之交淡如水”;水也是处世的辨证,“水至清则无鱼……”水中有哲理。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五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其无次易之也。”水,是位辨证哲人。“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煅压。“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就凝固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水中有道意。

网友回答

老子和孔子到底谁年龄大?
  老子在于东周末年到春秋,但是也有专家认为老子比孔子小。至今尚无定论,不过只凭孔子求学于老子,似乎不大妥当,因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钱穆和胡适争论:
  北大学风自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常设疑问难,竞相争论。当时学术界讨论老子问题日趋热烈,胡适主张老子在孔子前,因孔子曾问学于老子;而钱穆、顾颉刚则主张老子在孔子后。三位先生在课堂外大家互相讨论学问,是朋友;在课堂中则把自己的学术主张灌输给学生,并且当众批评对方的观点。比如胡适对钱穆的《刘向歆父子年谱》的考据谨严,十分佩服,常常对学生们做义务的宣传;但是,在课堂上,他对钱穆等人的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论争,却也慷慨陈辞,奋力抨击。钱穆在讲课中,也随时联系批评胡适的一些论点,常说:“这一点胡先生又考证错了。”学生们或主胡说,或赞钱说,彼此争论不断。有一次,赞同老子晚出之说的同学认为胡适“在老子时代问题上有成见”,胡适愤然地说道:“老子又不是我的老子,我哪会有成见呢?”不过他的态度仍很客观,随后又对同学们说,“在大学里,各位教授将各种学说介绍给大家,同学应当自己去选择,看哪一个更合乎真理。”

网友回答

孔子与老子是师亦友
  孔子几次专程向老子讨教,对孔子儒家学派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据《史记》和有关史料记载,孔子面对面地向老子求教时,老子告诫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儒家的后学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也显而易见。荀子作为先秦原始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的建构明显受到了《老子》的影响,其以天道言人事的观点,在孔子那里难以找到,而在《老子》中则表现得清清楚楚。
  老子《道德经》中出现“道”共有70多次,受老子的影响,孔子著作中也推崇“道”。有人统计,《论语》中,出现“道”字有100余次,如“朝闻道,夕死可矣”等,足见老子对孔子的影响。
  早在1700年前,晋朝学者葛洪就指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从春秋战国一直到西汉初年的百家争鸣时代,在我国学术和意识形态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黄老道家学说。但从西汉武帝刘彻时起,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从此孔孟儒家思想在我国两千余年历史上一直占据着官方领导地位,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又被尊为历代文官祖,历代帝王师。

网友回答

关于孔子见老子的传说,约有几组材料的来源:
  一、《礼记》的《曾子问》篇,孔子述老聃论丧礼四事。
  二、《史记·孔子世家》记南宫敬叔与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一段。
  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一段。
  四、《庄子》所记各段。
  我们若依这个次序比较这四组的材料,可以看见一个最可玩味的现象,就是老子的人格的骤变,从一个最拘谨的丧礼大师,变到一个最恣肆无礼的出世仙人43。最可注意的是《史记》两记此事,在《孔子世家》里老子还是一个很谦恭的柔道学者,而在《老子列传》里他就变做一个盛气拒人的狂士了。这个现象,其实不难说明。老子的人格变化只代表各时期的人对于老子的看法不同。作《曾子问》的人绝对不曾梦见几百年后的人会把老聃变成一个谩骂无礼的狂士,所以他只简单地记了老聃对于丧礼的几条意见。这个看法当然是最早的;因为,如果《曾子问》真是后世“老庄之徒所作”,请问,这班“老庄之徒”为什么要把老子写成这样一个拘谨的丧礼专门大师呢?若如姚际恒所说,《曾子问》全书是“老庄之徒所作无疑”,那么,这班“老庄之徒”捏造了这五十条丧礼节目的讨论,插入了四条老聃的意见,结果反把老聃变成了一个儒家丧礼的大师,这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大笨事吗?——这类的说法既说不通了,我们只能承认那作《曾子问》的人生在一个较早的时期,只知道老子是一位丧礼大师,所以他老老实实地传述了孔子称引老聃的丧礼意见。这是老孔没有分家的时代的老子。
  司马迁的《孔子世家》是《史记》里最谨慎的一篇,所以这一篇记孔子和老子的关系也还和那最早的传说相去不远:
  (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时代的人已不信老子是个古礼专家了,所以司马迁说“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这已是很怀疑的口气了。但他在这一篇只采用了这一段临别赠言,这一段话还把老子看作一个柔道老儒,还不是更晚的传说中的老子。
  到了《老庄列传》里,就大不同了!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这就是说,孔子“将”要问礼,就碰了一个大钉子,开不得口。这就近于后世传说中的老子了

网友回答

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见老子,这就是问道于老子。

网友回答

古代有多尊师
  古代师道尊严到什么程度?天子南面称王,群臣北面称臣,但在二种情况下天子要北面站立,而臣则不必称臣。一是天子在祭祀中要北面站立,而主持祭祀的“司仪”(尸)则无须称臣,因为尸代表天子的祖先。二是天子在学习中要北面站立,而师者则无须称臣。汉代天子到太学听讲,仍然如此。
  孔子行不通“人间世” 庄子演绎《大宗师》
  孔子与颜回
  为什么要尊师
  师道如此尊严,并不是因为老师如何,而是因为老师所讲的学问重要。老师不必有尊严,但是学问一定要尊严。学问中有“道”,“道”尊严。所以《大宗师》讲师法,讲学习,就一定要讲到学问,讲到“道”。
  孔子行不通“人间世” 反要求教“大宗师”
  在常人眼里,孔子是大圣人,是让学生们无比尊敬的老师,然而,在庄子眼里,孔子在人间世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反而要向他的学生求教。这正说明了,孔子尊的是真正的“道”。
  颜回向孔子陈述学问之进益,说到“坐忘”,孔子不懂了,蹴然惊悚,对颜回说:“丘也请从而后也。”孔子承认要反过来向颜回学习,这似乎正是暗示孔子的道路在“人间世”里行不通,而需要进入到“大宗师”里面。在成玄英的诠释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论:
  “今丧乱之时,正属衰周之世,危行言逊,仅可免于刑戮,方欲执迹应聘,不亦妄乎!”
  “仲尼生衰周之末,当浇季之时,执持圣迹,历国应聘,频遭斥逐,屡被诋诃。若用五德临于百姓,舍己效物,必致危己。”
  “仲尼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删诗书,定礼乐,穷陈蔡,围商周,执于仁义,遭斯戮耻。亦犹行则影从,言则响随,自然之势,必至之宜也。是以陈迹既兴,疵衅斯起,欲不困弊,其可得乎!故天然刑戮,不可解也。”
  在《德充符》中,形体残疾之人仍然不妨碍获得纯全的德性,而现在身体健全的孔子却被称作“天之戮民”,已天然地遭受到天道的残裂了。
  孔子行不通“人间世” 庄子演绎《大宗师》
  孔子问道老子
  《大宗师》解题
  《大宗师》一篇是对前几篇论述的递进。开篇讲“知天之所为,天而生也”,分析人的认知能力,“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似《齐物论》。认为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也似《齐物论》。
  篇中第一次提出“真人”,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第一次提出“坐忘”的方法,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似《养生主》。
  篇中又说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为友,子舆有病,而他的相貌“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这与《德充符》中残疾人的相貌完全一致。
  但是篇末又说子舆与子桑为友,霖雨十日,子桑殆病,情况与《德充符》不同了。中间又说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为友,而有一天子桑户死掉了,这就与残疾人不同。《德充符》讲的是残疾人“身残志坚”一类问题,而《大宗师》讲了人的贫穷和死亡。前者是讲“躯壳”,后者是讲性命。
  王雱说:“庄子作《大宗师》之篇,始言其知天,次言其知人,而终言其委命者,盖明能知天则所谓穷理也,能知人则所谓尽性也,能委命则所谓至命也。穷理、尽性而至于命,此所以为大宗师也。”
  锺泰也说:“《大宗师》,明内圣也。内圣之功在通于天道。未有不通于天道而能为圣人者也,故孟子曰:‘圣人之于天道也’,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而孔子亦自言曰:‘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程子曰:‘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理。’然则圣功、天德非两事也。以人言,则所宗所师者圣也;以圣言,则所宗所师者天也。《天下篇》曰:‘不离于宗,谓之天人。’又曰:‘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是宗者,宗天也。《则阳篇》曰:‘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人则从而命之也。’是师者,师天也。宗天师天,则宗师云者,直天之代名耳。惟天为大,故曰‘大宗师’也。”
  王雱、锺泰二人阐释庄子都有弥合儒、道的立场,但是在性命、天理问题上,他们所见并不错。庄子应当是大家的“大宗师”。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