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怎么死的,闻一多是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20-07-10 03:10:03

闻一多怎么死的,闻一多是怎么死的?

网友回答

闻一多是被特务暗杀死的。
  1949年的7月15日,在云南大学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面,主持人为了保护闻一多的安全,并没有特意的安排闻一多发言。
  但是闻一多没有丝毫害怕,像往常做演讲的时候一样,情绪激动的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在演讲中痛斥了国民党的种种罪行。
  并且握起拳头发誓说到,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也是永远存在的,我们要不怕死,要有牺牲精神,准备着随时像李公朴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在跨出大门。
  在做完演讲的当天下午,闻一多海主持召开了《民主周刊》的记者招待会,向记者揭露了李公朴先生的死亡真相,散会以后,闻一多在回家的途中,被国民党特务袭击,深重十余弹,不幸遇难。
  扩展资料
  闻一多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闻廷政是清末秀才,长于诗词曲赋。闻氏家族几代同堂,家里办有私塾,家中子弟除学习《三字金》《四书》等传统教材外,还学习国文、历史、博物、修身等新课程。
  清白乃躬心似水,笔耕世业是家风,闻家家训要求闻家子弟清白做人,朴实做事,心地善良,利用科学文化知识报效国家。
  闻一多从读私塾起就养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一捧起书本就如痴如醉,废寝忘食,他热爱祖国文化,尤其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即便是在新婚蜜月中,他也整天不出门,不是看书就是读诗、研究诗,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闻一多每逢暑假回家,他都把侄子们找到一起,教他们背诗作诗。
  谁作得好,还给谁发奖品,奖品是他自己用的笔、梳子之类的小物件,据闻一多次子闻立雕回忆,闻一多提倡诗化吾家庭也,只要有时间,就教妻子和孩子们学诗,用诗歌感染和熏陶家庭成员。
  闻一多讲诗歌出神入化,生动传情,不仅把自己融化到诗情诗景中,而且把孩子们和夫人,有时甚至连做饭的赵妈都吸引进去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闻一多

网友回答

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闻一多(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0年,闻一多从家乡来到武昌,并被两湖师范学堂附属高等小学录取。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从闭塞小镇走出来的少年考入了清华学校,成为清华毕业生中第一个赴美攻读美术的学生。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后来澳门回归主题曲的歌词正是改编自闻一多在美国时创作的组诗《七子之歌》。早在闻一多留学美国的第二年,他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红烛》,表达了他对祖国热切的思念和赞美。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从国外回到清华园,他在清华一直待了五年,这五年可以说是闻一多一生中最安定的一段时间。闻一多给自己制订了庞大的学术计划,从《毛泽诗》、《楚辞》,下至《全唐诗》,统统列入自己的学习范围。
  1946年7月15日下午五点多,西南联大教授、进步民主人士闻一多与长子闻立鹤正走向自己位于西仓坡的宿舍。就在闻一多父子快要到家时,背后传来了枪声。惊恐中的闻立鹤马上扑到父亲身上并大喊着:“凶手杀人了,救命啊!”然而密集的子弹并没有停歇,继续射向了闻一多父子。
  扩展资料
  闻一多的主要成就及人物评价
  1、 从武汉大学开始,闻一多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他从唐诗开始,继而上溯,由汉魏六朝诗到《楚辞》、《诗经》,由《庄子》而《周易》,由古代神话而史前文学,同时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也下了惊人的功夫,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郭沫若叹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
  2、朱自清在闻一多追悼会上说“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
  朱自清曾写诗来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
  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
  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闻一多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