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句中的“悔”字应怎样理解...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08:13

阅读课文第二段,完成下题。1.“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句中的“悔”字应怎样理解更贴切?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是否矛盾?为什么?它在结构上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赏析“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1)“芰荷”“芙蓉”喻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为何还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自我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中“忽”字在诗中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中“未变”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悔:追悔(反省),“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悔”是反悔;不矛盾,因为二者意义有差别,“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表明对自己的选择的坚定,“悔相道之不察兮”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反省;它是下文的开启之词。  2.(1)高洁的德行(或:崇高的品德)。  (2)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坚定了走自己路的决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悔选择。  (3)德行高洁的君子形象。  3.转折;从反省到进一步坚定意志。  4.追求“美政”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提示:  1.此题考查炼字。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其效果。  2.此题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其中有修辞、形象、情感的考查,考查点多,注意比较。  3.此题考查炼字。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其效果。  4.此题考查指代意义。注意从上下文筛选信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