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1 11:28:55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②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③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④好一个安塞腰鼓!  ⑤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⑥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⑦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⑧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⑨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⑩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11)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1.解释加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蓦然:________________ 冗杂:_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__ 淋漓: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的“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和第②段中的“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应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③段多次运用了拟声词“隆隆”,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句话有什么含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⑩段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蓦然:猛然,冗杂:繁杂,磅礴:气势盛大,淋漓:非常畅快2.“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写出了百十只腰鼓发出的隆隆的响声,遇到山崖反射回来,产生了巨大的回声;“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写出了隆隆的鼓声紧紧攫住了观众的心,使其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3.用拟声词形象地模拟了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4.这种惊心动魄的鼓声,只有厚厚的黄土地才能承受,而江南水乡,柔婉秀媚,承受不了这份凝重。5.以排比的句式描绘了舞姿的力与美,加强了语势,使句子铿锵激越,富于节奏感。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