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三十九卷》江革传的翻译。,文言文阅读答案,梁书 江革传

发布时间:2020-07-09 13:47:00

《后汉书,三十九卷》江革传的翻译。,文言文阅读答案,梁书 江革传

网友回答

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生(孪生兄弟),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督促、勉励),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服孝期满)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南朝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敬重)。朓尝宿卫(值夜班),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梁书·江革传》)
  江革字次翁,是秦国临淄的人。年少时便失去了父亲,独自与母亲居住。遭遇天下大乱,偷盗作乱的人并起,革背着母亲逃难,历尽阻险(地形),常常以采拾的野菜野果作为口粮。几番遇贼,有的劫掠了他想离去,革就大哭求怜悯,说有年迈的母亲,情辞语气谨慎诚恳[愿:谨;款:诚],有足以打动人的地方。贼人因此不忍心侵害他,有人又指给他躲避战乱的方向,于是他与母亲在灾祸中得以一起保全。革转往下邳方向去,平穷得赤裸着脚,靠做雇工赡养母亲,女性需要的东西(便身之物)无不是必然给到的。

网友回答

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生(孪生兄弟),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督促、勉励),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服孝期满)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南朝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敬重)。朓尝宿卫(值夜班),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梁书·江革传》)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柔之深( )加赏器 (2)服阕与观俱( )诣太学
  (3)还过( )江革 (4)见革弊( )絮单席
  (5)耽( )学不倦 (6)乃脱所著( )襦
  2.幼年的江革与幼年的方仲永个人天赋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3.长大后的江革和方仲永情况是不相同的,请具体说说不同点体现在哪几方面?
  4.从江革和方仲永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来看,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四)1.(1)很,十分 (2)都,一起 (3)看望(4)破旧 (5)入迷、专注 (6)穿
  2.不完全相同。都是年少有才,有较高的文学天赋,这是相同的;但相比之下,仲永的天资比江革更高一些,未识书具即能诗。 3.不同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家境不同;第二,江革与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而仲永却被父亲拉着“环谒于邑人”,不学习;第三,江革后学有所成,而仲永却“泯然众人”。 4.“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分辛劳一分才。”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