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21:58:3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3分)(1)非独书为然(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3)故有所览辄省记(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书非借不能读也(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3.在文中,作者有关读书的观点是“                            ”。(2分)4.第二段中,“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一句通过      与       描写,写出了借书人      的心理。(3分)5.本文在写作上突出之处,就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从文中任举一例。(3分) 

网友回答

1.(1)这样(2)那人(3)就2.(1)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的读。(2)富贵人家的书堆的满地都是,搬运起来累得老牛出汗,可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呢?3.书非借不能读也4.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对所借之书的喜爱、珍惜的心理。5.示例:天子、富贵者有书读却不读书构成对比;作者无书时爱读书与有书时不怎么读书构成对比;祖辈收藏书籍与子孙丢弃书籍构成对比。
【解析】1.试题分析:“然”是文言文中的多义字,根据语境即可译出来,为“这样”;“夫人”是古今异义词,在句中是两个词,应译为“那个人,那人”。“ 辄”在文言文中意思固定。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汗牛塞屋”等。“汗牛塞屋”的成语到现在仍然沿用,意思是“搬运起来累得老牛出汗”,形容书多 。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3.试题分析:审题后从前向后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可知,文章通过“黄生允修借书”这件事,告诉黄生,也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即“书非借不能读也”,此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点评:审题后要确定答题范围,本题的答题范围为全文,所以要从前向后找关键语段及关键语句,根据理解并将其提取出来或加以概括。4.试题分析:“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中的“惴惴”是心理描写,“摩玩之不已”是动作描写,结合语境,此句描写的是“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即“借书”后的心理和动作,以此表现了对借来的书的喜爱、珍惜。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点评: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大意,然后根据所学的描写方法的知识,判断是什么描写,并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5.试题分析:审题后从前向后读文章,切题的答案集中于二、三段,尤其是第二段,其中有天子、富贵者有书读却不读书构成对比;祖辈收藏书籍与子孙丢弃书籍构成对比;作者无书时爱读书与有书时不怎么读书构成对比;第三段中还有我的公书(借给黄生)与张氏不借书给我形成对比。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对比手法的理解能力。点评:首先要了解对比的写作手法的特点。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的作用即为了突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