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大全
查看
题库大全
题库
考试培训
财会类题库
网络知识
作业答案
作业习题
蚂蚁庄园答案
当前位置:
题库大全
作业答案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记录数据时A.可只记录数值,不需要记录单位B.可只记录单位,不需要记录数值C.只要记录准确值,并注明测量单位即可D.既要记录准确值和估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记录数据时A.可只记录数值,不需要记录单位B.可只记录单位,不需要记录数值C.只要记录准确值,并注明测量单位即可D.既要记录准确值和估
发布时间:2020-07-29 19:02:33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记录数据时A.可只记录数值,不需要记录单位B.可只记录单位,不需要记录数值C.只要记录准确值,并注明测量单位即可D.既要记录准确值和估计值,也要注明测量单位
网友回答
D
解析分析:
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有三部分(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解答:
根据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对记录数值的要求,结果必须既要记录准确值和估计值,也要注明测量单位,所以选项D准确;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长度记录对数值的要求,是基础知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上一条: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关于杆子给铁球的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杆子B.垂直于杆子C.竖直向上D.沿杆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某
下一条:
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2厘米处移动到距离凸透镜20厘米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B.15cmC.11cm
资讯推荐
-2012的倒数是A.2012B.-2012C.D.-
解不等式组
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x2-2y=1B.C.(x-1)(x+1)=x-1D.2x-3=0
一元二次方程x2-9x=0的解是A.x1=9.x2=0B.x1=3.x2=-3C.x=9D.x=3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a3)4=a7B.a4+a3=a7C.(-a)4.(-a)3=a7D.a5÷a3=a2
(x4y+6x3y2-x2y3)÷(3x2y)=________.
(x-3)2+|y+2|=0,则yx的值为A.-8B.8C.6D.-6
方程|2x-1|=4x+5的解是A.x=-3或x=-B.x=3或x=C.x=-D.x=-3
已知a2-2ab+b2=6,则a-b的值是A.B.或C.3D.
在:0,-2,1,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0B.-2C.1D.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3x2+4x2=7x4B.x5-x2=x3C.x3?x2=x6D.(x5)2=x10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a=a2B.a?a2=a2C.(2a)2=2a2D.a+2a=3a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a?2a=5aB.3a?2a=5a2C.3a?2a=6aD.3a?2a=6a2
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a-b+c=a-(b+c)B.3a-a=3C.8a-4=4aD.-2(a-b)=-2a+2b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4?a3=a7B.a4?a3=a12C.(a4)3=a12D.a4+a3=a7
今年中考,我市实行网上阅卷,要求每份试卷必须贴上条形码,如图所示.条形码扫描装置中有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元件,它们是由________(半导体、超导体)材料构成的
下列算式正确的是A.-32=9B.-(-3)=-|-3|C.(-3)2=-6D.-5-(-2)=-3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__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
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钩码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m(g)10020030040
如图所示,将分别载有一根条形磁铁的两量小车彼此靠近然后同时释放,两量小车将向反方向运动,最后静止.此现象说明:同名磁极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
皮卡堂有哪个软件能刷金卡?
如何让老师喜欢学生
把直线y=-x-1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练闯考数学七年级上册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学习方案答案(人教版)
一块平行四边形田里种了玉米苦瓜草莓彩椒
根据题意列方程:李老师和张老师带着若干个学生去公园玩公园的门票是这样的
“大洋一号”是我国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船,质量是2×103t,当它在大洋中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船上配备的深海探测机器人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7Pa
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非燃料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象.根据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当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时,________液体升高的温度大,
为计时准确,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应听枪声开始计时还是看冒烟开始时?________.原因________.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