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发出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来时充塞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枢,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郁达夫《怀鲁迅》) (1)“荟萃了一夜的行李”所表达的意思是[ ]A.收拾了一夜行装之类的物品。B.连夜收拾好必要的行装用品之类。C.集中一个晚上收拾行装用品。D.挑出值钱有用的东西,连夜打成行李。(2)第一、二两段文字,在语言上的特色是[ ]A.通顺流畅,读来琅琅上口。B.精当优美,充满真挚感情。C.简洁朴素,毫无雕琢之感。D.深沉含蓄,内涵深刻博大。(3)第三段中划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格有[ ]A.比喻 B.借代 C.排比 D.夸张E.反复 F.对比(4)从文章的内容可以推断本文的写作时间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5)第六段中前两句话的关系是[ ]A.并列关系B.因果关系C.假设关系D.转折关系(6)“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一句的含义是[ ]A.反映了作者对光明的前景抱有微漠的希望。B.象征一个新的生命已经诞生。C.表现作者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希望。D.象征着解放区延安的光明前景。(7)全文的感情线索是→________→:震惊→________→怀念→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B;(2)C;(3)BCD;(4)1936年10月;(5)A;(6)D;(7)悲哀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