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1 11:29:04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用“||”在原文上将第①段划分为三个层次。2.第①段中有三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将第①段中“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吗?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T”,错误的画“F”。(1)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在一个句子里说。(  )(2)能。因为这三句句式相似,说的都是物候现象,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3)不能。因为前两句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面一句说的是夏天的物候现象。(  )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简练的语言给“物候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答:物候学是________。5.物候学记录一些物候现象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几千年来……农事。||杏花……“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2.传语,暗示,唱歌3.(1)T,(2)F,(3)T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5.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