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0-07-10 23:49:38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怎么读

网友回答

意思: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原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临水的亭台。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
  出自:宋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扩展资料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作者在词中不是流水账式地写她如何去,如何到家,在那里怎么玩,只在字里行间把经过作了交代。作者也并没有写“我玩得多么高兴呀”之类,而只用了“常记”、“沉醉”、“兴尽”、“晚”几个字,就把她游赏的欢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善于剪裁,仅仅截取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个“镜头”,稍加点染,就写出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也如闻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深意,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今天读来,还是引人入胜的。

网友回答

“争”读作zěn,意思是怎样才能。争渡即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
  这句诗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怎么才能出去呢?怎么才能出去呢?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
  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名家点评
  现代吴小如《诗词札丛》:我以为“争”应作另一种解释,即“怎”的同义字。这在宋词中是屡见不鲜的。“争渡”即“怎渡”,这一叠句乃形容泛舟人心情焦灼,千方百计想着怎样才能把船从荷花丛中划出来,正如我们平时遇到棘手的事情辄呼“怎么办”、“怎么办”的口吻。
  不料左右盘旋,船却总是走不脱。这样一折腾,那些己经眠宿滩边的水鸟自然会受到惊扰,扑拉拉地群起而飞了。检近人王延梯《漱玉集注》,“争”正作“怎”解,可谓先得我心。
  现代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卷一:这首词杨金本《65+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
  现代唐圭璋《百家唐宋词新话》:李清照《如梦令》第一句云“常记溪亭日暮”,“常”字显然为“尝”字之误。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原为抄本,并非善本,其误抄“尝”为“常”、自是意中事。
  幸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卷十一荷花门内引此词正作“尝记”,可以纠正《乐府雅词》之误,由此亦可知《全芳备祖》之可贵。
  纵观当代选本,凡选清照此词者无不作“常记”,试思常为经常,尝为曾经,作“常”必误无疑,不知何以竟无人深思词意,沿误作“常”。以讹传讹,贻误来学,影响甚大。希望以后选清照此词者,务必以《全芳备祖》为据,改“常”作“尝”。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