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病毒――人类的竞争者[美] 詹姆士?崔费尔 病毒,可以说是我们所知无生命的东西中最复杂的,或者说是有生命的东西中最简单的。到底怎么说好,要看你如何定义“生命”一词。病毒的构成,是 dna的分子或是其近亲rna,被包围在由蛋白质构成的壳内。这外壳能骗过细胞,让它以为病毒是有资格进入其内部的。一旦进入细胞内部的作业区域,病毒就脱掉外壳,欺骗细胞的化学固定运作方式,制造更多的病毒。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细胞的资源用尽为止,这时新制的病毒就移动到细胞的外面去侵略其他细胞。因此,虽然病毒本身不能像生物一样复制自己,却能在找到合适的健康细胞时通过复制来繁殖。 病毒的生存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治疗病毒引发的疾病会如此困难。因细胞侵入而引发的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来治愈。许多抗生素的工作原理,是将抗生素本身附着于制作细胞外壁所必需的分子上,因而可以防止新的细胞壁被复制出来。但是病毒并没有细胞壁,任何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药物,也会杀死附近健康的细胞。要和病毒作战,就必须深入到细胞自身内部的化学运作中,这是我们现在才开始学习的事。事实上,目前我们对抗病毒最有效的防御,是使用能启动人体免疫系统的疫苗。利用这样的疫苗,我们终于在全世界消灭了天花,美国已使小儿麻痹等病毒不再是重大的保健问题。然而,艾滋病病毒的散布是致命的,它提醒我们知道,在没有有效疫苗的时候,病毒疾病是如何肆虐的。 病毒常用的武器有病毒的突变和它们从一个病毒转移核酸到另一个病毒的能力。你身体中的细胞分裂时,就有复杂的“校正”机制运行,以确保所拷贝的dna是和原版完全相同的,其精确度达到了平均十亿次才有一次错误的比率。但病毒却是没有校正机制的。测量结果显示,艾滋病病毒单纯的dna复制所包含的错误,可以达到每两千次就有一个错误的程度。这就是说,病毒突变的比率对细胞形态而言,是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此外,如果两个以上的病毒同时攻击一个细胞,它们还可以交换dna或rna片段,在过程中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病毒物种。这些效应加在一起,就意味着人类要经常面对新类型病毒的侵袭。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我们都必须接种新疫苗。以预防新型的流行性感冒。 当今社会,特别致命的病毒可能会重创甚至完全消灭一个小区域中的人口――请回想1995年在非洲扎伊尔的爱博拉内出血病毒的流行。不过,这些不幸的灾难也提供给人类种族的一种保护,因为最后的病毒也会随着最后一位人类寄主的死亡而同归于尽。然而,今天交通便利,还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来保护人类种族的延续,显然是徒劳的,新的病毒能在我们察知其存在以前,就散播到地球上的各大洲。此外,当人类对荒野的无限制侵犯以后,荒野的界线日益模糊了,我们也就会遭遇越来越多从前没接触过的病毒,给它们获得新寄主的机会,而源自野生动物身上的一些病毒,人类是没有直接防卫能力的。例如,原来的艾滋病病毒,据传是由原本只会感染猿猴的病毒突变而来的;一位猎人在剥制一只感染了突变病毒的猿猴皮毛时,割伤了手指,就把致命的疾病散播到全世界了。想不想知道真实的恶梦是什么样?请你想像一种像是引发艾滋病的病毒,让病主能活下去,而在他们死亡前的多年时间散布这种病毒;然后再想像这病毒经过空气传播,像是流行性感冒和日常感冒,在我们能对付它以前,会先死掉几十亿人。依照诺贝尔奖得主约书亚?莱德伯格的说法:“在统御地球上,我们的真正竞争者是病毒。人类的延续存活并不是必定的。”12.根据文中信息,当今世界新类型病毒经常产生的根本是(3分):A.随着环境的变异,病毒的寄主增多。B.人类对荒野的无限制的侵犯。C.高频率突变的病毒经常两个以上同时攻击一个细胞。D.病毒借助健康细胞复制自己的能力特强。13.文中作者认为在当今社会,人类特别容易遭受病毒重创的原因有(6分) A.病毒疫苗的研制速度远远低于病毒产生的速度。B.交通便利,致使病毒在被察知之前就传播开来。C.人口膨胀,为缓解全球食物供应紧张的局面,大量使用转基因食品。D.过度开发大自然,致使人类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没有直接防卫能力的病毒。 E.全球气温升高,刺激了病毒的大量繁殖。14.依据本文的信息,说说人类最终战胜sars病毒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2分)15.你是怎样理解“在统御地球上,我们的真正竞争者是病毒。人类的延续存活并不是必定的”这句话的含义的?(7分)
网友回答
12.C【A、D是病毒增多的原因,B病毒寄主有可能转移的原因】 13.B D【ACE都与原文无关】14.研制出能启动人体免疫系统的SARS疫苗,并不断接种新SARS疫苗。15.人类与病毒的生存竞争,最终胜利的不一定是人类(1分)。因为病毒具有传播途径隐蔽、突变比率高、新病毒物种诞生快的特点(3分),而当今人类活动范围广泛、病毒防治疫苗研制滞后等特点又不利于战胜病毒(2分),所以,人类如果不能有效科学地防治病毒,就有可能与病毒同归于尽(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