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盂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用象牙装饰的床)。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谓盂尝君门人公孙戌曰:“象床之直千金,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公孙戌许诺,入见盂尝君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孟尝君曰:“善。”遂不受。公孙戌趋去,未至中闺(闺,内室),盂尝君召而反之,曰:“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戌以实对。孟尝君乃书门版曰:“有能扬文(孟尝君姓田,名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资治通鉴》)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君能振达贫穷 以:因为。 B.故莫不悦君之义 莫:不能。 C.今始至楚而受象床 而:相当“就”,表承接关系。 D.盂尝君乃书门版曰 乃:就。 18、“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苟且伤害他一点儿,就是卖妻子也不能赔偿。 B.苟且伤害他一点儿,就是卖妻子儿女也不够赔偿。 C.如果碰坏它一点儿,就是卖妻子儿女也不够赔偿。 D.如果碰坏它一点儿,就是卖妻子也不能赔偿。 19、下列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徒直不想为孟尝君送象床,他请公孙戌为他想办法不去送,答应事成以先人宝剑相谢。 B.公孙戌根本不想要登徒直的宝剑,他对盂尝君晓之以理,劝说他不能因接受象床而有损自己的好声望。 C.孟尝君听从劝告,决定不接受象床,公孙戌快步离开。孟尝君看出他很得意,便叫回他问话。 D.公孙戌把实情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有感于此而在门版上写话语,鼓励人们打消顾虑,为使他不犯过失而入谏。
网友回答
17.B(莫:没有人。) 18.C(苟,如果;妻子,妻子儿女。) 19.B(公孙戌本来想要登徒直的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