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能洗去道德污点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4:57: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洗手能洗去道德污点 身体的洁净与道德的纯洁在宗教、语言和人类行为上,都有非常深远的联系。洁净就在虔诚的身边。在中文里的“小偷”被称作“一双脏手”;而最著名的例子,可能要数在谋杀邓肯后,麦克白夫人疯狂地想洗掉血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的行为研究人员在一群大学生身上,对所谓的“麦克白效应”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发现,至少在潜意识里,人们认为可以“洗”净自己的罪孽。   在第一次试验中,西北大学的60名学生被隔离起来,要求描述任何一件过去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道德或不道德的事。这项试验完成后,研究人员给他们出示了一系列词语碎片,其中一些——例如,W—H可以拼成与清洁有关的WASH(洗)或完全不相干的WISH(希望)。那些刚刚花时间回顾了自己不道德行为的受试者,拼出一个与清洁有关的字的可能性更大。后来,一个有32名受试者参加的类似研究显示,在回顾了自己的不道德经历后,学生更有可能选择橡皮,而不是笔,而那些没有进行过测试的受试者却没有什么选择上的偏好。   另一项有27位受试者参加的试验,要求受试者把道德或不道德的故事抄下来。然后,受试的学生被要求给一些生活用品定价,包括牙膏、肥皂等。不出所料,抄写不道德故事的学生给清洁用品定的价格要比其他同学高得多。   尽管这些研究似乎表明,道德上的污点造成了对身体清洁的渴望,但研究人员还是想知道,这种对清洁的要求是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在要求45位以上的受试者回忆自己过去的不道德行为后,研究人员给其中22人分发了纸巾,而把剩下的人继续留在“不干净”的状态中。然后,研究人员要求这些无偿的自愿者去帮助一位陷入绝望的大学生:74%处在不清洁状态中的人会提供帮助,而那些已经把自己洗干净的人中,只有41%会提供帮助,这个结果发表在2006年9月8日的《科学》上。洗手能减少身体上的不满情绪,但也会减少道德精神。   发现这种潜在的联系后,研究人员希望进一步探究这种关系的根源——无论是在文化、语言还是心理上—-以及它的影响。“环境的洁净如何影响人们的道德?”研究人员说,“我们的研究将说明,环境不洁与社会行为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如果麦克白让他的夫人有一个干净的家,就不会发生这么肮脏的事情了。 1.从原文看,下列对“麦克白效应”试验的有关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洗手不仅能减少身体上的不满情绪,还会减弱人们帮助别人的意愿。 B.实验表明,道德污点造成了对身体清洁的渴望,这种渴望与社会行为存在因果关系。 C.身体的洁净与道德的纯洁在宗教、语言和人类行为上,都有非常深远的联系。 D.这项试验最早发现当人们背叛了自己的价值观时,他们感到需要去补偿。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麦克白夫人在谋杀邓肯后疯狂地想洗掉血渍的事例,同样可以说明至少在潜意识里,人们认为可以“洗”净自己的罪孽。 B.清洁双手之类的行为能减轻负罪感,但也消弱了一些人的道德精神,使他们在别人有困难时不愿意提供帮助。 C.抄写不道德故事的学生给清洁用品定的价格要比其他同学高得多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清洁用品可以“洗”净道德污点。 D.洁净的环境可以改善人们的社会行为,不洁净的环境则会降低人们的道德水准,这一点将得到科学家们的研究的说明。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麦克白效应”是指罪恶感能促使人们去清洗自己,洗涤身体可以帮助人释放良心上的不安。 B.没有分发纸巾的受试者的道德素质似乎比分发了纸巾的受试者要高得多,因此更愿意帮助他人。 C.加拿大和美国科学有的有关“麦克白效应”的实验对于研究人们的心理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D.麦克白夫人希望借洗手来洗清她的罪恶,这与中国的“金盆洗手”有某种相似之处,只不过后者更主动。  

网友回答

1. A(B项绝对武断,由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这些研究似乎表明”和最后一段“我们的研究将说明,环境不洁与社会行为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可知;C项答非所问,该项内容不属于“麦克白效应”试验的内容;D项无中生有。) 2. C(C项错在“认为”,这些人并没有如此清醒的认识。) 3. B(B项强加因果,没有分发纸巾的受试者因为道德上的污点造成了对身体清洁的渴望,所以更愿意帮助他人以“洗”净自己。)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