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学"在文化共存中的意义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4:56:54

儒家"仁学"在文化共存中的意义 人与人的关系是从感情开始建立的 , 这正是孔子"仁学"的基本出发点。"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爱自己的亲人最根本。但是"仁"的精神不止于此。爱自己的亲人,这只是爱;爱自己的父母,再扩大到爱别人,这才叫做"仁"。对父母的孝顺要放大到爱天下的老百姓。"仁学"是要由"亲亲"扩大到"仁氏",也就是说要"推己及人"。做到"推己及人"并不容易,必须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如果要把"仁"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自古以来把"克己"和"复礼解释为两个平行的方面,我认为这不是对"克己复礼"最好的解释。所谓"克己复礼曰仁"是说,只有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作"仁" 。费孝通先生对此也有一个解释:"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克己和扬己也许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的一个关键。"这是很有道理的。 "仁"是人自身内在的品德,"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礼仪制度,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要人们遵守礼仪制度必须是自觉的,出乎内在的"爱人"之心,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认为,有了追求"仁"的自觉要求,并把这种"仁爱之心"按照一定规范实现于日常社会之中,社会才会和谐安宁。 孔子的这套儒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治国"者,对于现在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的统治集团,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把孔子的"仁学"理论用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那么在不同文明之间就不会引起冲突以至于战争,从而实现"文明的共存"。孔子的"仁学"理论虽然不能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文化的共存"的全部问题,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以"仁"为本之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调节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条准则,使不同文化得以和谐相处,无疑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要使不同文化之间和谐相处并不容易,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可以提供极有意义的准则。孔子认为,以"和为贵"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做到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而不讲道德没有学问的人往往强迫别人接受他的主张而不能和谐相处。如果把"和而不同"用作处理不同文化不同关系的原则,对于解决当今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纷争应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对文中下列概念的内涵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 A."飞礼"作为儒家"仁学"的行为准则,指的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礼仪制度。 B."克己复礼"是指通过克制自己的私心,使"爱人"之心出乎内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C."文明的共存"指的是世界上各个不同文明的国家和民族之间要和睦相处,不再引起冲突以至于战争。 D."和而不同"指的是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做到与人和谐相处,它对于解决不同文明之间的纷争有积极意义。 2.以下不属于儒家"仁学"思想的一项是(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亲亲"扩大到"仁民",把自己的爱心推及天下百姓。 B."复礼"是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的前提条件。 C.社会要和谐安宁,需要人们有对"仁"的自觉追求,并按照一定的规范把"仁爱"实现于日常社会中。 D."仁爱之心"大人都有,而最爱的是自己的亲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是不可能推己及人的。 3、本文看,下列对儒家"仁学"理论现实意义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儒家的"仁学"理论,为消除当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提供了理论依据。 B儒家的"仁学"理论,为实现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极有意义的准则。 C儒家的"仁学"理论,在当今可以用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和睦相处。 D儒家的"仁学"理论,在当今可以作为调节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促进世界的和平共处。 4、根据本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和而不同"的原则应该成为当今社会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 B.一旦"仁学"理论为当今社会不同国家和民族所了解,不同文明之间就不会引起冲突以至于战争。 C.儒家"仁学"理论的建立虽然距今久远,但依然对世界实现文明共存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D.要把"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必须"推己及人",由爱自己的亲人扩大到爱天下的百姓。  

网友回答

1.C  2.D  3.B  4.A 1.A.规范的只是"行为",不包括"思想"B.只讲了"克己",没有讲"复礼"了"和"而没讲"不同";D最后一句讲的是作用而非内涵 2.原文中"爱自己的亲人最根本"的意思不是"最爱自己的亲人",而是"爱自己的是起点、 是基础" 3.A.原文是:如果把仁学理论用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不同文明之间就不起战争。选项中说"为消除……战争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不妥  C.本文议论的是"仁学"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文明之间文化共存的关系,而不是指调节"人与人之关系"  D."手段"不对 4.B.因果关系不当。只"了解"是不会产生"引起冲突以至于战争"的结果的  C.儒家理论尚未被用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D. 因果关系不当。前后内容颠倒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