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前赤壁赋(节选)苏轼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下列四组加粗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2)对文中画线的四句话的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确实是一代英雄。B.“哀吾生之须臾”:哀叹我们人生短暂。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是有规律的,不应消极。D.“不知东方之既白”: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3)对文中“客”与“苏子”的观点转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人高度称赞了曹操这样的英雄,委婉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伤感。B.客入大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苦恼和无可奈何。C.苏子的思想则较为积极,水长流,月永生,宇宙和人生都是永恒的。D.苏子还认为,只要投入大自然,能及时捕捉造化的各种美,人生就是幸福快乐的了。(4)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主客对答实际上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客的观点代表了苏轼的生活苦恼,主的观点则代表了苏轼的超脱领悟。B.本文即是一篇抒情小赋,而就其内涵来说,更是一篇哲理小赋,包含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领悟。C.看得出作者苏轼这时对人生的看法还是积极、乐观、旷达的,是能够融入大自然并享受大自然的。D.不论是从文体角度还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比较,本文和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很接近。
网友回答
答案:1.B;2.C;3.A;4.D;解析:(2)C项的正确翻译应为:月亮有盈有虚,但始终没有消失。(3)A项的表述说反了,客人说,曹操这样的“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正是表达了对人生、宇宙的一种消极的看法。(4)D项,颇不相同,此为散赋,语言平易,多为散句。提示:A项中第一个“乎”相当于“然”,表示“……的样子”;第二个“乎”相当于介词“于”。B项两个“夫”都是“那”。C项第一个“而”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D项第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是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