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44:41

  阅读下面一段对话,然后回答问题。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也许有罢,——我想。”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  “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那是,……实在,我说不清……。”(1)祥林嫂临死前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的答话起了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说祥林嫂对“魂灵”又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临死前对“魂灵”、“地狱”产生的种种疑惑,说明祥林嫂对自己悲惨命运已产生了一定的反抗意识,但只是朦胧的,带有迷信色彩,因而也是自发的软弱的。  (2)同情她并想安慰她,却起到了相反作用,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恐惧,加速了她的死亡。“我”是一个善良、进步的知识分子,既不敢大胆否定这些迷信说法,又无力救治祥林嫂的精神创伤,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好人。  (3)“希望其有”是封建迷信思想,想要在阴间见到儿子,“希望其无”是害怕死后两个丈夫分尸。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