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2)t2℃时

发布时间:2020-08-09 18:57:36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
(2)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3)t2℃时,当A中混有少量的C时,可用______方法提纯A.
(4)若物质A在t2℃时的溶解度为60克,t1℃时的溶解度为20克,把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A溶液从t2℃降温到t1℃,此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5)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______.原因是______.

网友回答

解:(1)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在t1℃时,B和C的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3)观察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所以t2℃时,当A中混有少量的C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4)A在t2℃时的溶解度为60克,t1℃时的溶解度为20克;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中含有溶质10g,从t2℃降温到t1℃依然不饱和,所以此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10%;
(5)由于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烧杯内出现浑浊,说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曲线符合要求;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