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和其他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0:29:50

现代文阅读:议论类文本(14分)

两代人的矛盾

杨子

“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

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年青人也许听过、读过父母干涉儿女婚姻一类的故事,譬如反对爱女嫁给穷小子等等,无论怎样指责这一类的行为,都依然不能抹煞它根本的动机——关怀子女的幸福。

在“两代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未能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

美国作家劳伦斯著有一本叫做《我的父亲》的书,在他的描写里,他父亲一样犯有许多惹儿女烦厌的“严父”怪癖。但是,就因为他们父子彼此多了点“友情”和理解,两代间的关系充满了和谐的快乐。因此,父母固然有与子女沟通的必要,而作为子女,也不可犯盲目反抗的错误,总是要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才后悔莫及!

父母可能有许多错误,孩子也可能有许多错误。但是,一个孩子在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要能够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而父母,在孩子踏进“反抗”的年龄时,也应当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属于孩子的时代。

只要年青的一代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而父母则顺应时代潮流,把下一代看着自己的朋友,双方共享喜乐,分担烦恼,就没有化解不了的两代人的矛盾。

(节选自《十八岁和其他》,有删改)

1.概括选文的论述思路。(6分)

 

2.文中举劳伦斯的例子,目的是什么?(4分)

 

3.针对一部分父母的愚昧和落伍,文中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4分)

 

 

网友回答

【答案】

1.首先,指出两代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对立;然后,分析两代人之间矛盾对立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化解两代人矛盾对立的策略。(评分标准:1点2分,共6分。)

2..①告诉人们,父母要与子女沟通。(或,两代人之间要彼此多点“友情”和理解;或,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②告诉年青一代,不要犯盲目反抗的错误,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才后悔莫及。(评分标准:1点2分,共4分。)

3.①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思想;②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评分标准:1点2分,共4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篇论述性文本,首先在梳理文本的基础上,知道本篇论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论述这一问题的,得出了什么结论。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之后,就可以按照“首先提出(指出)了……,然后论述(分析)……,最后……”为序来组织答案了,只是要注意的是,答案要具体,比如提出问题,应包括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是怎样提出的。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这是篇论述性的文本,其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论据和论证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论述文本中的例子,都是为了来说明问题的。具体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例子前后的议论性的语句。所以要先看文本中在什么地方举了劳伦斯的例子的,这个例子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对此,要抓住作者例子后的话,“因此,父母固然有与子女沟通的必要,而作为子女,也不可犯盲目反抗的错误,总是要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才后悔莫及!”这句话就是作者用劳伦斯例子后所得出的结论,讲了两点意思,一是父母有必要与子女沟通,二是子女不可犯盲目反抗的错误,到了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才后悔莫及。懂得这些,答案就容易得出了。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针对一部分父母的愚昧和落伍,文中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根据论述性文本的文体特点,文题告诉我们,这属于解决问题部分的内容,可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来寻求答案。本题就在文章的最后二段,最后一段只是一句话,“只要年青的一代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而父母则顺应时代潮流,把下一代看着自己的朋友,双方共享喜乐,分担烦恼,就没有化解不了的两代人的矛盾”,它分别针对父母和子女提出了策略,而题干是针对父母,围绕此抓住关键词语,就能组织答案了:顺应时代潮流,把下一代看着自己的朋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