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犹言‘先醒'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4:56:58

问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犹言‘先醒'也。”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曰犹恐惧,思索贤佐,此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此其后生者也。 昔者郭君出郭,谓其御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者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适合,恰当) B.宋人迎而复之(使……复位) C.曰:“何备也!”(准备)     D.御自易以块(替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昔者宋昭公出亡             古之学者必有师 C.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          长沮、桀溺耦而耕 D.子知吾且亡乎              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寡人)是以忧也。 B.天下元贤而君独贤,(国)是以亡也。 C.曰:“何不以(之)谏也?” D.臣欲进谏,恐先(于)郭亡,是以不谏也。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世主属于“生者”的一组是(  ) ①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②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③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 ④宋人迎而复之,溢为昭。⑤御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⑥伏轼而叹曰:“磋乎!夫贤人如此苦乎?”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②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德行威望都很高,但还忧心忡仲,根本原因是诸大夫的见解不如自己高明。 B.宋昭公在悟出自己出亡的原因之后,改操易行,安义行道,得以扬美名于宋。 C.郭君终未被御者点醒,穷途末路还陶醉在“独贤”的光环中,慨叹作贤者的不易。 D.本文用三个故事形象地诠释了“先生者”“后生者”“不生者”的区别,令人警醒。 6.翻译下面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士君子之所能不能为: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①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②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①:                                    。 ②:                                     。    

网友回答

1.C(备,意为“完备、齐备”。) 2.D (两个“且”字都是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出现,相当于“将”“将要”。其他三项,A项两个“以”字都是介词,前者表示凭借,后者表示原因。B项两个“者”字都是助词,前一个放在时间词后,起补足音节的作用,后一个放在动词后面,相当于“……的人”。 C项两个"而"字都是连词,前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于是、就",后者表示修饰,相当于“着”。) 3.B (亡者应指郭君,而非“国”。) 4.B 5.A(楚庄王之忧是亡国之忧。) 6.①君子把自己的品德不好看做耻辱,而不把被人污辱看作耻辱。 ②不被荣誉所诱惑,也不被诽谤所吓退。 译文: 士君子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是:君子能够做到品德高尚而可以被人尊重,但不能使别人一定尊重自己;能够做到忠诚老实而可以被人相信,但不能使别人一定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有才干被人任用,但不能使别人一定任用自己。所以君子把自己的品德不好看做耻辱,而不把被人污辱看作耻辱;把自己不诚实看作耻辱,而不把不被人信任看作耻辱;把自己无能看作耻辱,而不把不被任用看作耻辱。因此,君子不被荣誉所诱惑,也不被诽谤所吓退,遵循道义来做事,严肃地端正自己,不被外界事物所左右,这叫做真正的君子。 译文:历代君主有事先觉醒的,有事后才觉醒的,有(至死也)不觉醒的。过去,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却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为什么脸上有忧愁的神色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诸侯的品德,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和他在一起的人都比不上他自己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各位大夫的见解,就没有比得上我的了,我因此忧愁啊。”庄公的德行配得上做人们的君主,他的声威使诸侯顺服,还每天担惊害怕的,想要寻求贤能的人来辅佐他,这就是那种事先觉醒的人。 过去,宋昭公逃亡到国外,对他的车夫说:“我现在才知道我逃亡的原因。”车夫问他:“什么原因呢?”昭公说:“我穿好衣服站在那里,在我身旁侍候的几十个人,没有一个不这样说:我们的君主是个美男子。我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朝廷中几百个臣子,没有一个不这样说:我们的君主是一个圣人。我在朝廷或在内宫,都不能看到自己的过失,我因此才会逃亡于外。”从此以后昭公改变了自己的心志和作为,安守正义,实行正道,不出二年,他的美好声誉就传遍宋国,宋国人迎接他回国,再次拥立他做君主。(他死了以后,)谥号为昭。 过去郭国的国君逃出郭国,对他的车夫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进献清酒给他。他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车夫给他进献干肉和干粮。他问车夫:“你车上的东西怎么这么齐全?”车夫说:“这是我平时储备的。”他又问:“那你为什么要事先储备呢?”车夫说:“是为了您出逃的时候,路上饥渴而储备的。”郭君说:“你知道我将要逃亡吗?”车夫说:     “是的。”郭君说:“那你为什么不事先劝告我呢?”车夫回答说:“您喜欢听谄媚逢迎的话,不喜欢听真实的话。我要是劝告您的话,恐怕在郭国灭亡以前就死了。所以我没有劝告您。”郭君变了脸色很生气地说:“我失去国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车夫就改变了自己刚才的话说:“您失去国家的原因是您太有才能了。”郭君又问:“有才能的君主不能保全自己的国家,反而失去自己的国家,是什么缘故呢?”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才能的人,只有您一个有才能,因此您失去了自己的国家。” (郭君听了,高兴起来,)伏在车前横木上叹息道:“唉!做一个有才能的人这么痛苦吗?”这时他感到身体疲倦,没有力气,头枕着车夫的膝盖睡着了。车夫抽出自己的腿,换上土块,远远地离开了郭君。最后,郭君死在荒野,被虎狼吃掉了。这就是那种至死不醒悟的人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