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真宗成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

发布时间:2020-07-27 04:12:01

解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真宗成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病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深自忧。——《资治通鉴长篇》材料三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范仲淹《鉴于诏条部东十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所述,你认为它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问题?综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三,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为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

网友回答

(1)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十分严重。原因:一是政府不断扩充军队,增设官吏,军费和官俸开支越来越大;二是北宋还要给辽和西夏“岁币”。(2)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官僚臃肿,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3)北宋中期发生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和以理财为中心的王安石变法。解析最大限度地提炼材料信息和最大限度地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是回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两个重心。为了节省时间,最好是先看设问,知道题目要求回答什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有目的地阅读材料。三则材料中提供了“冗吏”“内忧”“外患”以及政府的财政问题等方面的信息,据此可以判断朝代和所出现的问题。至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材料观点的评价和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主要还是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