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22:53:24

螳螂螳螂,善于捕捉害虫,故为益虫。每年一到“芒种”,螳螂就会出现。古代人们把它作为“芒种”节气的“候应”。螳螂,在国外是一种带神秘色彩的昆虫。古代希腊人看到螳螂举足而立,则肃然起敬,称其为“先知”的“语言者”。穆斯林认为,面向麦加的摩洛哥的牧羊人在迷路时遇上螳螂,它前腿所指的方向一定是北方。意大利农民生了病,总以为被螳螂看中了。撒丁山里人则从不敢杀死螳螂。螳螂,竟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当作偶像看待。这些离奇的传说,与螳螂奇异的生活方式有关。螳螂是肉食者,并专吃活货。它白天躲在树丛中“守株待兔”,一旦小昆虫进入了它的捕捉地带,立即用二十分之一秒的速度扑上去,就连蝗虫也常被它猎捕,其情景非常有趣。一次,一只大螳螂在草丛中见到了灰黄色的大蝗虫,立即作出痉挛似的跳跃,两翅斜斜地伸向两侧,恰像装在背上的两张对称的“帆”。同时,两对前足把身体高高抬起,两把大刀缩在胸前。螳螂摆出了这种奇异的姿势后,一动不动,眼睛直直地盯着蝗虫,头随着对方的移动而缓转。此刻蝗虫早吓得魂不附体了,生死就在这眨眼之间,虽然它有健壮的后退可以跳跃,有双翅能飞,但为时晚矣,就在它企图逃跑的一闪念之间,螳螂的两把“大刀”已很很投去。蝗虫还未挣扎,就一命呜呼了。在螳螂的“宗族”中,有一种黠螳螂,它的胸节的两侧和前肢的基节生着色彩美丽的薄膜。它们隐藏在树叶和花丛中,把一对足装成花瓣似的。有些昆虫兴冲冲地飞去采蜜,结果是自投罗网。还有一种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的螳螂,体型细长,颜色微绿,非常美丽。它能隐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地蹲上几个小时,伺机猎食,就像渔翁垂钓的样子,静待鱼儿上钩。螳螂还有一套不寻常的本领,就是它的颜色会随着周围草木的颜色变化。有趣的是,螳螂喜捉蝉为食,而螳螂和蝉又都是黄雀喜吃的美食佳肴。《说苑•正谏》里记载:“圆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又《吴越春秋》里云:“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后来,人们就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来比喻那种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的人。1.文章引述了国外关于螳螂的传说有什么作用?2.请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简要地向人介绍螳螂捕食的特点。3.螳螂为了捕食而善于伪装,请根据文章内容说明它是怎样伪装的。4.第六段引用古书记载和成语,揭示了生物界里的一种什么现象?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对你有什么启发?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作用有三:①引出对螳螂的具体说明②引起阅读的兴趣③这些离奇的传说与螳螂的奇异生活方式有关2.等候食物时,像守株待兔一样,久久不动;捕食时,速度极快,仅用二十分之一秒就扑上去了。3.一是用色彩美丽的薄膜伪装成花瓣引诱昆虫,二是它的颜色会随周围草木的颜色变化,使别的昆虫不易发现。4.揭示了生物界里物与物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间组成了食物链。5.可抓住不要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这个意思来谈。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