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5 12:32:58
智慧树知到《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老师认为经典诗文应该符合哪几条标准?
A:时尚性
B:价值性
C:趣味性
D:时间性
E:标准性
正确答案:价值性 ,时间性,标准性
2、老师认为经典诗文主要美在哪里?
A:美在意境
B:美在格律
C:美在情怀
D:美在标题
E:美在悬念
正确答案:美在意境,美在格律,美在情怀
3、对经典诗文不正确的认识是( )
A:经典诗文可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人淡忘
B:经典诗文所反映的价值观总体上符合一个社会主流价值倾向
C:经典诗文堪称诗文典范
D:经典诗文只注重媚俗
正确答案:经典诗文只注重媚俗
4、经典的时间性是指( )
A:经典作品经得起时间检验
B:经典作品必须是古代作品
C:经典作品必须经过三百年以上检验
D:经典作品无须时间检验
正确答案:经典作品经得起时间检验
5、经典诗文的情怀美是指( )
A:经典诗文所展现的情怀一定是忧郁的
B:经典诗文所反映的情怀一定是欢快的
C:经典诗文所反映的情怀一定是能够打动人心并引起共鸣的
D:经典诗文一定是催泪的
正确答案:经典诗文所反映的情怀一定是能够打动人心并引起共鸣的
第一章
1、语音的表现力如何体现?
A:高低长短
B:长短轻重
C:高低轻重
D:高低快慢
正确答案:高低轻重
2、语调和节奏的表现力如何体现?
A:高低长短
B:长短缓急
C: 抑扬顿挫
D: 长短缓急、抑扬顿挫
正确答案:长短缓急、抑扬顿挫
3、诵读过程中由内心情感控制和支配很难骗人的是( )
A:语音
B:语调
C:眼神
D:手势
正确答案:眼神
4、对诵读时停顿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诵读时的停顿一定是忘记词了,大忌
B:诵读时应该一字一停顿以突出每一字词
C:诵读时尽量不要停顿
D:诵读时可以根据情感需要、句式需要、逻辑需要进行必要的停顿以增强诵读效果
正确答案:诵读时可以根据情感需要、句式需要、逻辑需要进行必要的停顿以增强诵读效果
第二章
1、四言古诗主要流行的时段是在( )
A:汉朝及之前
B:宋朝之前
C:元朝之前
D:清朝之前
正确答案:汉朝及之前
2、古代汉语中的四声是指( )
A:平、上、去、入
B:抑、扬、顿、挫
C: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正确答案:平、上、去、入
3、在古汉语中,入声属于( )
A: 平声
B: 仄声
正确答案:仄声
4、诗和词在押韵方面的区别是( )
A:没区别
B:词押平声韵,诗即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
C:诗一般押平声韵,词即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
正确答案:诗一般押平声韵,词即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
5、赋作为一种文体在哪个朝代最盛?
A:周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正确答案:汉朝
第三章
1、蝶恋花词谱限定全词共( )字
A:36字
B:60字
C:120字
正确答案:B
2、蝶恋花词牌取自( )
A:诗经中的某一句
B:南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东飞伯劳歌(二首)》
C:冯延巳的〈鹊踏枝〉
D:取自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
正确答案:B
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者都必经历三种境界,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取自( )
A:晏殊的蝶恋花
B: 柳永的蝶恋花
C:欧阳修的蝶恋花
D:李清照的蝶恋花
正确答案:B
4、蝶恋花词牌押的韵是( )
A:上片仄韵,下片平韵
B:仄韵,一韵到底
C:上片平韵,下片仄韵
D:平韵,一韵到底
正确答案:B
5、晏殊在婉约派四大旗帜中所代表的是( )
A:闺语
B:情长
C:别恨
D:愁宗
正确答案:C
第四章
1、清平乐的“乐”字应该读( )
A: le(四声)
B:yue(四声)
正确答案:B
2、晏几道的一首清平乐有中“宋玉墙东路”,是指( )
A:墙东有宋人埋藏的玉石
B: 美女如云之地
C: 有燕子飞过墙东
正确答案:B
3、古诗词中常用来传递书信的意象之物是指( )
A:天上有雁,水中有鱼
B: 天上有云,地上有马
C:天上有雨,地上有草
正确答案:A
4、清平乐押什么韵?( )
A: 平韵,一韵到底
B:仄韵,一韵到底
C:上片平韵,下片仄韵
D:上片仄韵,下片平韵
正确答案:D
5、中国人有悲秋之传统,此意象之祖当推( )
A:屈原
B:宋玉
C:潘安
D:欧阳修
正确答案:B
第五章
1、《相见欢》词牌押什么韵( )
A:平韵
B: 仄韵
C: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两仄韵
D: 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正确答案:D
2、“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中的“倩”字如何读?
A:qian,四声
B: Qing 三声
C:Qing 四声
D: Qing 一声
正确答案:C
3、纳兰性德的《相见欢》中“遥山一抹微云”化用自( )
A:苏轼《沁园春》中的一句
B: 秦观《满庭芳》中的一句
C: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一句
D:秦观《鹊桥仙》中的一句
正确答案:B
4、唐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叫( )
A:礼部
B:乐府
C:教坊
D:瓦肆
正确答案:C
5、周敦儒的词“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词牌名是( )
A:清平乐
B:浪淘沙
C:相见欢
D:满庭芳
正确答案:C
第六章
1、《沁园春》词牌( )
A:取自西汉时期与卫青相关的一个典故
B:取自西汉时期与霍去病相关的一个典故
C:取自东汉时期与窦宪相关的一个典故
D:取自唐朝与安禄山相关的一个典故
正确答案:C
2、苏轼的《沁园春》“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中“二陆”是指( )
A:陆机、陆云二兄弟
B:陆逊、陆抗父子
正确答案:A
3、文天祥的沁园春中有“骂贼张巡”是指( )
A:大骂贼子张巡
B: 张巡大骂贼人
正确答案:B
4、《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 )
A:毛泽东
B:辛弃疾
C:黄庭坚
D:苏轼
正确答案:A
5、《沁园春》正格词谱有多少字?( )
A:111字
B:112字
C:113字
D:114字
正确答案:D
第七章
1、柳永对词的最大贡献在于
A:将词推向大众化
B:善于化用典故
C:善于写慢词长调
D:平常俚语入词话
E:他创造了好多新词牌
正确答案:ACD
2、柳永《长寿乐》中“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利市”二字是指柳永《长寿乐》中“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利市”二字是指C
A:利于市场的有价值的东西
B:放高利贷
C: 赏钱
D:开一个门市
正确答案:
3、柳永的《鹤冲天》反映了柳永
A:科举失利以后的心理变化与调节过程
B: 柳永始终视功名如粪土的心情
C:敢于与皇权抗争的心情
D:下决心做职业词人的心情
正确答案:C
4、柳永的《望海潮》中,“凤池”古时候常指
A:凤凰戏水的池塘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省
正确答案:B
5、柳永在婉约派四大旗帜中所代表的是( )
A:闺语
B:情长
C:别恨
D:愁宗
正确答案:B
6、“元嘉草草”一句以“元嘉北伐”失败之典故说明辛弃疾()
A:既要北伐,且要准备充分,不可轻敌冒进
B:是极力反对南宋北伐的
C:极力主张抓紧时间要北伐
正确答案:A
7、“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的“八百里”指的是什么?
A:八百里长的战线
B:八百里江山
C:牛的代称
正确答案:C
8、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出自哪一位诗人的《青玉案》?
A:辛弃疾
B:李清照
C:黄庭坚
D:贺铸
正确答案:D
9、“清平乐 · 忆吴江赏木樨”中的木樨花指的是?
A:樱花
B:菊花
C:桂花
D:梅花
正确答案:C
10、 “济南二安”是指辛弃疾和( )?
A:陈同甫
B:李清照
C:余叔良
D:赵江陵
正确答案:B
第八章
1、曹植的洛神赋最初叫
A:洛神赋图
B:感甄赋
正确答案:B
2、现存的,洛神赋图是宋人临摹的 ( )的作品
A:东晋王献之
B:东晋顾恺之
C:西晋潘安仁
D:东晋王曦之
正确答案:B
3、“揽騑辔以抗策”中的“抗”原意是指
A:抵抗
B:抗拒
C:举起
D:背负
正确答案:C
4、《洛神赋》中“从南湘之二妃”是指( )
A:跟着南湘妃
B:从南湘出发去看二妃
C:潇湘二妃跟从着(洛神)
D:跟着南湘的二个妃子
正确答案:C
5、名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出自( )。
A:曹操的作品
B:曹丕的作品
C:曹植的作品
D:孔融的作品
正确答案:C
第九章
1、“我哒哒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取自郑愁予的哪一首作品?B
A:《赋别》
B:《错误》
C:《水手刀》
D:《情妇》
正确答案:
2、《一棵会开花的树》作者席慕容是哪个民族的人?
A:汉族
B:满族
C:蒙古族
D:藏族
正确答案:C
3、以下哪一首诗是余光中的代表作?
A:赋别
B:国殇
C:错误
D:乡愁
正确答案:D
4、台湾一位与唐代李商隐风格相似,被称为“浪子诗人”的现代诗人是( )。
A:席慕蓉
B:郑愁予
C:三毛
D:余光中
正确答案:B
5、郑愁予的诗句“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作品名称是( )
A:一棵会开花的树
B:乡愁
C:赋别
D:错误
正确答案:C
第十章
1、婉约的散文《两棵树》描述的内容主要是
A:爱情
B:亲情
C:友情
D:爱国情
正确答案:B
2、 《放不下的是你》作者是?
A:婉约
B:陆幼青
C:逸野
D:朱自清
正确答案:C
3、《面朝大海,春暧花开》的作者是( )
A:顾城
B:海子
C:北岛
D:食指
正确答案:B
4、课堂中欣赏的作品《烟雨江南》作者是( )
A:曹禺
B:陆幼青
C:矛盾
D:舒婷
正确答案:B
5、电视散文的特点是将散文与什么结合在一起的?( )
A:电视技术
B:音乐
C:图片
D:文字
正确答案:A
第十一章
1、《雨巷》的作者是?
A:戴望舒
B:徐志摩
C:林徽因
D:陆小曼
正确答案:A
2、《相信未来》的作者是( )
A:海子
B:顾诚
C:舒婷
D:食指(郭路生)
正确答案:D
3、《见与不见》、《那一世》的实际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网传作者是( )
A:仓央嘉措
B:徐志摩
C:林徽因
D:戴望舒
正确答案:A
4、叠诵是以下哪一种诵读形式中常用的技巧( )
A:女生独诵
B:男生独诵
C:齐诵
D:对诵
正确答案:D
5、课程中欣赏的《那时你老了》的诵读者是中央电视台的陈铎老师和哪位主持人?( )
A:朱涛
B:董卿
C:孙小梅
D:朱迅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