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01:5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

大自然的季节的变换,促使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虫鸣了。我知道又一代昆虫,正在以我所熟悉的语言庆祝它们新生的快乐。

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和充满着生机啊!它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因此,草比花更能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和遐思。

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在循环不已。

夏天的清晨,农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的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里满满地汲了一桶水。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姑娘的鲜红的双颊。

这是多么纯朴的劳动者的美啊!

秋天,到处是红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树叶。

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吗?你看它是否比荡漾在涟漪的水面上的睡莲更娇艳?

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枝树梢,发出金色的微笑。

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明早起来一看,它早已无影无踪,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

1.选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格?试举例说明。

答:                                   

                                     

                                     

2.为什么“草比花更能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和遐思”?

答:                                   

                                     

3.“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                                   

                                     

 

网友回答

【答案】

1.比喻、拟人、排比。举例略。

2.草比花最先感受到春的气息,并且是有春的足迹就有草的生长。

3.人世可以有变迁,但春天永远循环不已,并且充满着生命力。

【解析】

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是拟人手法。“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是排比手法,比喻。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原文有“因此,草比花更能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和遐思。”所以答案在上文。上文有“这是春天的消息”草比花先知道春天的信息。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在循环不已。”里面便包含了答案。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