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50千米/小时.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千米/小时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2;固定部分为50元/小时.
(1)把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v(千米/时)的函数,并指出定义域;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
网友回答
解:(1)∵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50千米/小时,
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
可变部分与速度v千米/小时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2;固定部分为50元/小时.
∴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的时间为小时,
全程运输成本y(元)与速度v(千米/时)的函数关系是:
y=(50+0.02v2)=,v∈(0,50].
(2)令f(v)=+4v,
设0<≤50,
f(v1)-f(v2)=,
由v1<v2,得v1-v2<0,又v1<v2≤50,得v1v2<2500,且v1v2>0,
∴f(v1)<f(v2)<0,
则f(v)在(0,50]上单调递减,
∴f(v)min=f(50).
答: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5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
解析分析:(1)依题意,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的时间为小时,由此能求出全程运输成本y(元)与速度v(千米/时)的函数关系和函数的定义域.
(2)令f(v)=+4v,设0<≤50,则f(v1)-f(v2)=,由此能求出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5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挖掘题设中的隐含条件,合理地进行等价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