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入了哪一时候,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26:12

赏析课文末3段,认真体味文段的寓意与融注的情感。  现在入了哪一时候,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1)作者以犀利的笔锋针砭了时弊。文段中罗列了哪些值得针砭的逃避现实的现象?请从两个侧面说明之  ①;(25格)  ②。(18格)(2)作者发出了激人深思的诘问与振聋发聩的呼唤,它们分别是(注意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情感)  ①激人深思的诘问:  a.________  b.________  ②振聋发聩的呼唤:  a.________  b.________(3)鲁迅先生的杂文,常饱含强烈的爱憎感情,尤其在表达对未来世界的深切期盼时,更是使情感与哲理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达到崇高境界和完美结合,使得:理,为情化的理;情,为理化的情。请大家立足于课文末段对于路的表述,联想学过的课文《为了忘却的记念》与《故乡》再鉴赏一回“鲁迅笔法”。  ①《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关于“路”的叙述、抒情和议论:________  ②《故乡》中,关于“路”的叙述、抒情和议论: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①国学家崇奉国粹,文学家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热心复古;②百姓一遇战乱,富人迁租界,妇孺避教堂。  (2)①a.何能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b.何能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②a.前面还有道路在,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b.青年们肩负起创造新历史的使命!  (3)①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②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似的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