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亡羊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歧路亡羊读后的启示急急急呀
网友回答
qí lù wáng yáng
成语:歧路亡羊
【解释】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出处】《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近义词】误入歧途
【反义词】改邪归正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事理复杂多变
希望可以帮到你啊!
网友回答
歧路亡羊读后的启示
杨朱,世称杨子,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贵生”与“重己”思想十分有名。《列子·说符》里记载了关于他的一个故事。有一天,杨子的邻居家丢失了一只羊。失主动员全家人并请杨子的孩子们一同去找,但因歧路太多,而且歧路之中有歧路,不知羊到底跑到哪条路上去了,最终没能找到。杨子由此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也有许多歧路,很多人误入歧途,便耽误了一生。想到此,杨子心里特别难过。为此,他闷闷不乐,沉默了很多日子。
这个故事形象地告诉我们,人们认识真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曲折、充满矛盾的过程。列宁曾经指出:“思想和客体的一致是一个过程”,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的。”这里的客体,指认识的对象;思维指人的认识。列宁认为,人对真理的认识过程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是由于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矛盾与斗争的,人们认识真理的运动也必然是充满矛盾和斗争,这体现了真理的过程性。人类目前所获取的真理性成果,是经过世世代代的艰苦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谬误或失败,历尽了千辛万苦,才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发展的。
人类在三百万年左右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岁月是在谬误或错误的思想指导下顽强地挣扎着和跌打式的生活着。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十分缓慢的,太阳升起又落下,月亮圆了又缺,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几乎看不出什么显著的变化。由于早期人类处于野蛮、愚昧和无知的状态,对许多自然现象都不知其究竟。因此,谬误或错误影响、制约着人们,人们就像“盲人骑瞎马”那样到处乱撞乱碰,不知干了多少蠢事,也不知吃了多少苦头,轻则头破血流,重则粉身碎骨。由于认识自然和掌握真理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们十分渴望掌握真理。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对众多个体而言,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误入歧途,无法获得真理。杨子正是从歧路亡羊一事,联想到人在探索真理过程中这个无奈的事实,故而才黯然神伤了很久。
的确,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暗礁和歧路,这本身就是一个艰辛探索的漫长过程。只有那些在布满歧路与荆棘的小道上以科学的精神永远不懈追求的人,才有可能获得真理。所以,有志于探索真理的人,必须树立科学精神,不怕失败,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