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杨志这一行人...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22:47:3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上趱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1)分析“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2)关于“早行午歇与早歇午行”之事军健与杨志发生了争执,从中可看出杨志怎样的性格特征?   (3)军健们见着林子要歇,杨志则催促行走,轻则痛骂,重则藤条抽打。请思考,这一描写又刻画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点?   (4)概括本段段意。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它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而且暗示了这次出行也会因天热而有阻隔,引发了杨志与军健、虞候之间的矛盾,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突出他精明、细心的特点。  (3)刻画出杨志对待下属蛮横、性格暴躁的特点。   (4)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事件,引出杨志与军健、虞候之间的矛盾。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