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1 02:08:19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   善良的人              温故而知新    旧的知识 B、乐之者     以……为乐趣          匹夫不可夺志    无学识的人 C、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发怒       传不习乎       传授 D、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B、可以为师矣    以:凭借。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书信。           D、饭疏食饮水    饭:吃饭。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论的书籍,作者是孔子。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不是具体的数。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告诉他的弟子,有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D.第③章《论语》孔子自述七十年的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最后达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是指个人的主观意识和社会规则达到了高度统一,不管怎么做都能与社会要求相契合了。

网友回答

|D CA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