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遮蔽的中国人文理念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4:51:3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被遮蔽的中国人文理念 我们是应该“轻视”当代人对物欲和享乐的追求,还是站在传统立场上“对抗”现实的商业化倾向,抑或“回避”这样的现实,通过纯粹的学术或淡泊名利的人格来独善其身?选择上述任何一种立场,好像都难以表达我们对现实真正的看法与期望。如果我们不仅仅关注西方“超越”性的人文精神,也不仅仅关注中国儒家的“忧患”意识和道家的“超脱”精神,那么你就有可能去思考建立新的人文理念。 我们可以从一个大的方面来理解“人文”,那就是“人的文化”,这样一来,对人文的解释可以因文化、文明的差异而千差万别。比如西方式的人文主义和中国式的人文主义内涵就不一样,前者强调以“世俗的人”为中心,后者强调以“礼仪的人”为中心。阿伦·布洛克在他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人文主义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易经》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是人文就是文化的含义。这种关于人文的文化性理解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中国当代人文建设,肯定应该具有与西方不同的性质。 人文的核心内涵,是文化内部二元对立所产生的自由张力。比如,相对于封建专制,人文主要指个性解放和人的解放;相对于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人文包含对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的批判,在西方主要以审美现代性为标志(所谓审美现代性,就是说它不一定设计出比现在民主自由更好的体制,但是它可以对这个体制下发生的问题进行审美意义上的批判)。这是90年代市场经济以来,中国文化语境下人文的几种主要含义。其共同点,就是它往往设置二元对立范畴,而且有的时候可以互为人文的解释。 人文的含义就是指“人的文化创造”。这个层面上的人文含义,对消解上述人文矛盾是有帮助的。比如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在这里可能就不是主要问题。这不仅因为科学和人文都致力于人的幸福,而且你把人文定位在人的文化创造上,那么科学本身就有人的文化创造,而不能说科学一点人文精神都没有。我们所针对的是科学主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即科学主义对人的情感、灵魂、精神、信仰的侵害和无视。科学领域中我们产生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正在于科学领域内我们“人文创造”的品格是很贫弱的。人文贫困,就是丧失了文化生产和知识生产的能力,以及由这种能力所支撑的精神状态。人的文化创造最接近于西方式的“超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文品格具有“超现实性”。真正的“超现实”,必须具有“创造新现实”的品格。 1.对于“人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从大的方面理解就是人的文化。 B.对人文的解释因文化、文明的差异而千差万别。 C.人文的核心内涵是二元对立产生的自由张力。 D.东西方的人文理念都具有“超现实”的特点。 2.以下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轻视”当代人对物欲和享乐的追求,“对抗”现实的商业化倾向,“回避”现实,独善其身,都难以表达我们对现实真正的看法与期望。 B.建立新的人文理念,既要关注西方“超越”性的人文精神,也要关注中国儒家的“忧患”意识和道家的“超脱”精神。 C.阿伦·布洛克说“人文主义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这与《易经》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人文”的理解是一致的。 D.科学和人文都致力于人的幸福,而且科学本身就有人的文化创造,所以从“文化创造”的角度说,科学与人文不是绝对对立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现代性通过对现有体制下发生的问题进行审美意义上的批判,产生更好的体制。 B.将人文的含义理解为“人的文化创造”,就可以消除各种二元对立的人文矛盾。 C.科学主义侵害和无视人的情感、灵魂、精神、信仰,在这方面它与人文理念是对立的。 D.只要解决了科学领域内人文创造品格贫弱的问题,就能产生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  

网友回答

1.D 2.C 3.C 1(文中没有依据) 2(阿伦·布洛克强调的是人文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的是“人文就是文化的含义”) 3(A原文是说“它不一定设计出比现在民主自由更好的体制”。B原文是说“对消解上述人文矛盾是有帮助的”。D“解决了科学领域内人文创造品格贫弱的问题”不是“产生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的充分条件)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