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4:51:22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在历史上,由于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曾有过不同的名称。中国殷周和西亚的亚述,称狩猎和观赏的境域为囿和猎苑。秦汉称供帝王游憩的境域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的称园、园池、宅园、别业等。“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唐宋以后广泛运用。园林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功能,现代园林又有了新的含义,它不只是作为游憩的场所,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所产生的有益作用。 公园则是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玩、观赏、娱乐的园林。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资本主义初期的欧洲,一些皇家贵族的园林逐渐向公众开放,形成最初的公园。19世纪中叶,欧洲、美国和日本出现经设计、专供公众游览的近代公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各地相继建设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城市的公园建设迅速发展,并创造出不同的地方风格。 ?园林按开发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原有自然风景,去芜理乱,修整开发,开辟路径,布置园林建筑,不费人工之事就可形成的自然园林,如张家界、九寨沟、黄山、武夷山等。另一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人工园林,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 中国古代也有公园。只可惜人们在关注皇家园林、私家花园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一个更为普遍存在的事实: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以后,由各级官府大量修建的官署花园。其中有些地方长官比较开明,为了“与民同乐”,实行向公众开放。有的为了方便百姓游乐,甚至于撇开府衙门而另行选址修建。这样的官建游览休憩场所,自然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园。 例如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望之蔚然而深秀”的滁州琅琊山,除了太守可率宾客游宴其间,还有“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这不是一处典型的森林公园吗?范仲淹在南阳邓州任上,就州城东南隅建了个百花洲。这是一处什么样的所在呢?不仅太守可以优游雅集,一般士女皆可游乐其间。范氏本人除了在这里完成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还留下一些描写百花洲的诗篇,反映了“与民同乐”的情形。由此看来,尽管我们不能断定范仲淹所建的百花洲是中国最早的公园,但完全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范仲淹、欧阳修生活的北宋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公园。 1.对“园林”或“公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园林是一种美的自然环境,一般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等途径创作而成的。 B.园林的自身功能不断完善,到了现代不仅有保护环境的功能,更是人们游憩的场所,对人们的心理和精神也有积极作用。 C.公园是供公众游玩、观赏、娱乐的园林,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 D.近代欧美等国家都注重公园的修建和完善,19世纪末中国开始在各地修建公园。 2.下列各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园林根据开发方式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公园,另一类是人工园林。 B.张家界、九寨沟等风景区就是在原有自然风景基础上,经过人工整改创造而成的自然园林。 C.唐宋之后很多的园林向公众开放,这些园林也就慢慢演化成了我们常说的公园了。 D.我国古代有些开明的地方长官为了方便公众放弃在自己的府衙附近修建园林,另行选择地方修建。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园林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名称,一般是供帝王、官僚游戏的场所,通称为苑、宫苑、园池、 宅园等。 B.在北宋时期,中国就有了最早的公园,这一点在欧阳修《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 记》中均有记载。 C.资本主义初期欧洲出现了最初的公园,19世纪中叶欧美、日本、中国都相继修建专供公众游览的近代公园。 D.在中国宋代,既有供帝王官僚游玩的园林,也有供一般民众娱乐的公园。  

网友回答

1.B 2.B 3.D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