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04:10

阅读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第四部分(第14—19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为何说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2.人们对传统有哪些简单化理解?请概括说明。

3.简要分析第18段文字的主要写法和表达效果。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第一部分从经验范围内的“过去”,谈到人们并非完全理解“传统”,切入论述中心,带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逐步进入学术层面。

B.“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语序组合不同导致概念内涵发生差异,作者用“蜜蜂”和“蜂蜜”作比,极好理解,又觉饶有风趣。

C.本文将“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分别解说,思路清晰,从而让读者将两者截然区分开来。

D.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语言非常严密,为了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文用了解释、比喻、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等方式。

E.文章最后将传统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指出传统是必然随着时代而变化、演进的。

 

网友回答

【答案】

1.传统存在两重性,既有泽被后世的有益成份,又有其惰性力量。如果一味迷恋传统,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成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传统就成了财富。

2.(1)把传统视为服装,而服装又以入时为美,因而抛弃传统,从本质上看,这是将传统视为包袱。(2)把传统看成文物,对待文物“惟古是尚”,根本不敢碰。

3.运用了比喻和比较;为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说法作解释,肯定了传统的内在性——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是无法随手抛掉,难以彻底决裂的。与文章的开头呼应。

4.CD

【解析】

1.本题重点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先明确“包袱”和“财富”的含义。答题的关键是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即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发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2.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第十七段用“比如”一词列举了两种简单化的理解,提取信息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鉴赏文章写法的能力。写法主要包括修辞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第18段写了用比喻的手法阐述了“传统既是又是包袱”,要结合文意分析其表达效果。

4.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C本文将分别解说和综合解说结合起来,且“将两者截然区分开来”有歧义,本文只是概念上分辩出两者区别,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D没有运用举例论证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