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八指鱼墨中白 泗州城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有渔人常把在洪泽湖里捕获的鱼拿到泗州鱼市卖。泗州人喜欢吃鱼,尤爱吃团头鲂。泗州鱼市常有人卖团头鲂,可活的少见。想买活的团头鲂,要找八指鱼。提起八指鱼,泗州城无人不知,可他的真名,无人知晓,只知道他两手没长无名指,天生八个指头,以捕鱼为生。他每次卖鱼,只卖八条团头鲂。 八指鱼并不常来泗州卖鱼,逢二、五、八的日子,他才带着鲜活的团头鲂到泗州鱼市来。八指鱼卖鱼,不用秤,双手捉住乱蹦的团头鲂,随手一掂,就报出斤两。有买家害怕吃亏,找秤称,斤重刚好,秤杆还翘得老高。 八指鱼的团头鲂好卖,除了他不欺客外,还因为他卖的鱼鲜活。八指鱼每次只捉八条团头鲂,他一到泗州,买鱼人立马就围了上来。 可八指鱼卖鱼也有他的规矩,先卖给陌生人,其次是预付订金的人,剩下的才会卖给等着买鱼的熟人。渔人都不明白八指鱼为何每次只捕八条团头鲂,泗州人想吃,你就下湖捕好了,洪泽湖那么大,水里的团头鲂多得数不完哩! 不管泗州人怎么说,八指鱼都不为所动,每逢二、五、八的日子才来泗州,每次卖鱼,还是八条,多一条都没有。 泗州人都以能吃到八指鱼卖的鲜活团头鲂为荣。 也有渔人向八指鱼请教如何让捕获的团头鲂离开水不死,可八指鱼总会说:“你疼鱼儿,鱼儿也疼你呢!”捕鱼人听不懂。 有个渔人说,他曾偷偷跟着八指鱼的船,看到八指鱼捕鱼时不用网,也不用叉,就用手。 八指鱼用手在洪泽湖里逮团头鲂。这事,泗州人不相信,问八指鱼:“真的吗?”八指鱼就笑着说:“鱼儿也是人,你爱鱼儿,鱼儿也喜欢你哩。”泗州人都听不懂。 每年三四月份,团头鲂好捕,整个泗州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都要称二斤来尝尝,或熏或炸,鱼肉香飘泗州。一场霜降,团头鲂便沉于湖底,隐身于淤泥中,网捞不易,再想吃,就难了。 可逢二、五、八的日子,八指鱼还会准时出现在泗州鱼市上。渔人不明白,他们结伴撒网,打捞,不见团头鲂,可八指鱼一人出行,每次回来,船舱里不多不少,刚好游着八条团头鲂。 渔人都猜说,八指鱼是遇到了鱼仙,要不然那些藏身湖底的团头鲂,怎会听任他召唤呢? 万家米店东家这两天特别想吃团头鲂,管家却告诉他,现在是隆冬,连八指鱼也不卖活的团头鲂了。可东家想吃,叫管家去找八指鱼,只要能捕到活的团头鲂,再多的银子,他也给。 管家跑去找八指鱼,见他正坐在灶膛前喝酒,于是把东家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了他。 八指鱼一听,擦了一下嘴角边的酒水,把头摇得像拔浪鼓:“不行哩,团头鲂全跑回湖底老家过年了,给再多钱,也捉不到。”其实八指鱼不说,管家也知道隆冬时节团头鲂不好捕。 回到米店,管家把八指鱼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了东家。没想到,东家听后,更想吃活的团头鲂了。 这天,天空下着小雪。看着满桌饭菜,东家没有食欲,心里惦记着要吃团头鲂。 管家跑来说:“八指鱼来了。” 东家一听,人立马精神起来。 “东家真想吃鲜活的团头鲂?”八指鱼开门见山地问。 “梦里都想哩。”东家叹气道,“可这下雪天,如何捕得到呢?” “想吃,也能,只是代价太大。” “要多少银子?” “不需银两,要米。”八指鱼有话直说,要用白米来引诱深水底下的团头鲂上来。 “需多少米?” “一百担。” 百担……东家有点心疼了。可是想到鲜美的团头鲂,东家轻咬一下嘴唇,点头答应了。 雪还在下,随风满泗州城地飘。 洪泽湖边,东家将百担白米运送到八指鱼的船上。看着雪花中渐行渐远的木船,管家问:“真信他?” “信,”东家轻轻拍了拍肩上的雪花说,“八指鱼不会骗我。” 雪下了七天。 看着满院白雪,东家问:“八指鱼回来了吗?” 管家没有说话。 “他会带来鲜活的团头鲂的。”东家又轻轻拍了拍肩说,“清炖,还是红烧?” “听您的。”管家看到东家肩上并没有落雪,雪昨天就停了。 这时,八指鱼来了。 东家大喜,忙出门相迎,八指鱼担着两个大木桶。管家上前一看,木桶里装着鲜活的团头鲂,他连数三遍,共八条,一只木桶里四条。 八指鱼说:“团头鲂在湖底过年,不高兴上来哩。” 东家笑了。 管家忙让柳厨子捉鱼,剖肚、清洗,四条红烧,四条炖汤。 闻着满院的鱼香,东家心情那个好呀。吃着红烧鱼,品着鱼头汤,东家夸:“真鲜。” 东家告诉管家,这个年,他过得最快乐。全泗州城,谁能吃到鲜活的团头鲂? 管家在心里笑,百担米换八条鱼,值吗? 这个春节,也是泗州城穷人过得最幸福的一个春节,他们虽然没有鲜美的团头鲂吃,可是满锅的米饭香,闻一闻,都让全家人开心。 这个年,为东家烧饭的柳厨子却过得提心吊胆,后来常听到东家夸八指鱼那天送来的团头鲂味道鲜美,他悬着的心,才渐渐放下来。 明明是八条鲜活的鲫鱼,东家和管家怎么都说是团头鲂呢?怪事。难道八指鱼真认识鱼仙?或者八指鱼在欺骗东家?……柳厨子越想越糊涂了。(选自《中学生阅读》2016年第1期)(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八指鱼两手没长无名指,天生八个指头,却擅长捕鱼,所以全城的人都叫他八指鱼,而他的真名倒被人们给忘记了。B.与其他渔人不同,八指鱼每逢二、五、八的日子才来泗州卖鱼,而且每次只卖八条鲜活的团头鲂,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表明自己卖鱼有规律,二是为了吊泗州人的胃口,吸泗州人的眼球。C.八指鱼疼爱鱼,把鱼当人看待,对鱼有深厚感情,所以他逮的团头鲸离开水也不会死,别人在霜降以后就捕不到团头鲂,他却能在隆冬时节捕到活的团头鲂。D.家产殷富的万家米店东家隆冬时节偏想吃团头鲂,虽然有点舍不得用一百担大米来换团头鲂,但还是答应了八指鱼,并对八指鱼很信任。E.这篇小说的艺术构思颇具匠心,不论是刻画人物,还是叙述情节,层层设疑,悬念叠出,但始终没有全部解开谜底,让读者疑窦丛生,不得其解;小说堪称一篇奇文。(2)这篇小说在内容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八指鱼这个人物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柳厨子的疑惑作结:“明明是八条鲜活的鲫鱼,东家和管家怎么都说是团头鲂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艺术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试题解析:(1)A.不完全正确;“真名倒被人忘记了”错误,原文说的是人们不知他的真名;B.错误;“目的”分析错误;C.错误;强加因果,另外,隆冬时节他并未捕捉到活的团头鲂,从厨子的疑惑来看,他捕到的是普通鲫鱼;D.正确;E.正确;(2)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塑造“八指鱼”人物形象,突出一个“奇”字,如:名字、手指、捕鱼方式、卖鱼方式等;后半部分则叙事,也突出一个“奇”字,东家为吃团头鲂付出重价,双方都皆大欢喜时,却在厨子的疑惑中结束全文,也留给读者惊奇疑惑之感;(3)“八指鱼”只有八根手指,肢体残缺;八指鱼捕鱼只用手,而且霜降后还能捕到团头鲂,可见他身怀奇迹;八指鱼卖鱼也只用手一掂,便报出准确斤两,客人一称秤杆高高翘起,可见他从不骗人,诚信;卖鱼按规矩,做事讲规矩;他找东家要了一百担米,都送给城中的穷人,可见他地位虽低,却心怀百姓;(4)本题可以作多重理解,分为八指鱼捕到的是真的团头鲂和不是团头鲂两种情况;是真的,可能是厨子看错;是假的,东家认错,但因为对八指鱼的相信,认作真的;无论哪种理解,这个结尾都让故事情节显得扑朔迷离,能带给读者更多想象,增添了小说的可读性;答案示例:(1)(5分)选E得3分,选D得2分,选A得1分,选B C不得分; (2)(6分)小说内容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重点写“人之奇”,在一个大背景下,从几个侧面概括介绍主人公形象特点:名字奇,手指奇,捕鱼卖鱼方式奇,活脱脱一个奇人.小说后半部分展开故事情节,重点写“事之奇”,米店东家在隆冬时节偏想吃不容易捕到的团头鲂,不惜重价;当买卖双方皆大欢喜时,柳厨子却是提心吊胆,分明是普通鲫鱼,怎么成了团头鲂了?(句号前后各3分,意思对即可.)(3)(6分)①体有残缺,言行怪异,身怀奇技.生来与众不同,从形象到语言,以及行为方式都非常奇特,别人霜降后捕不到团头鲂,他却能够捕捉到;②做人诚信,做事有规矩.卖鱼秤杆翘得高,不让买家吃亏(不欺客),先卖给陌生人,再卖给预付定金的人,剩下的再卖给熟人;③地位卑微,心怀苍生.他以捕鱼为生,生活于社会底层,但却心地善良,心系穷人,风雪天去捕鱼,巧妙地帮助穷人,让泗州城的穷苦人春节吃上了白米饭;(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8分)理解一:是八指鱼欺骗了万家米店东家和管家.八指鱼善良,同情穷人,所以冒着被治罪的危险用八条鲫鱼代替团头鲂来糊弄东家和管家,给泗州城的穷人换来百担大米,而米店东家对八指鱼深信不疑,加之吃团头魴心切,所以便不辨真假,让八指鱼侥幸得逞,正如《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管家虽然看穿了八指鱼的鬼把戏,但考虑到东家的心理,也就不便说破;理解二:八指鱼认识人们传说中的鱼仙(如果有鱼仙的话),他的善良和恻隐之心打动了鱼仙,鱼仙帮助他在冬天捕到了鲜活的团头鲂,使他实现了接济泗州城穷人的愿望.而柳厨子则很可能是看走了眼,误把团头鲂看成了鲫鱼;理解三:八指鱼没有捕到团头鲂,只捕到了鲫鱼.为了帮助、接济穷人,便冒着风险用鲫鱼代替团头魴,来糊弄米店东家和管家,想蒙混过关.而传说中的鱼仙为了帮助八指鱼,在八指鱼交货时,巧妙地让鲫鱼变成了团头鲂,使他顺利过关,而到了柳厨子那里,又让鲫鱼现了原身;艺术效果:这样处理为小说的故事情节增添了不确定性,为读者留下了深入思考、联想、想象和猜测的广阔空间,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理解6分,效果2分.理解部分属于探究试题,无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