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个神经—肌肉接头(类似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Ach(乙酰胆碱)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D
A. ①处兴奋时,膜电位分布情况为内正外负
B. ⑤向肌细胞质侧凹陷,形成许多皱褶,可以增大突触后膜的面积
C. 释放出的Ach很快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避免肌细胞持续兴奋
D. 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疾病属于过敏反应
网友回答
A. ①处兴奋时,膜电位分布情况为内正外负
B. ⑤向肌细胞质侧凹陷,形成许多皱褶,可以增大突触后膜的面积
C. 释放出的Ach很快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避免肌细胞持续兴奋
(答案→)D. 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疾病属于过敏反应
解析:兴奋部位膜电位是内正外负,A正确;细胞膜凹陷,增大了突触后膜的面积,有利于接受信息,B正确;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C正确;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