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严世蕃是个什么样的人
网友回答
【答案】 嘉靖二十七年(1548),严嵩再任首辅时,已经年近七旬,逐渐有些年迈体衰,精神倦怠.这时,他还要日夜随侍在皇帝左右,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政务.如遇事需要裁决,多依靠其子.他总是说“等我与东楼小儿计议后再定”,甚至私下让世蕃直接入值,代其票拟.票拟就是内阁在接到奏章后作出批答,再由皇帝审定,是阁臣权力的重要体现.世蕃的票拟多能迎合世宗的心意,因此多次得到世宗的嘉奖.严嵩干脆就将政务都交给其子,世蕃一时“权倾天下”. 当时严氏父子把持着朝中官吏的任选、升迁.官无大小,皆有定价,不看官员的口碑、能力,一切都以官员的贿金为准.严世蕃利用各种手段大肆搜刮,家财富可敌国.据说,严世蕃与妻子要将金银埋藏到地窖里,想起这都是仰仗他父亲得来的,于是就请严嵩来观赏,严嵩一见,数量之巨出乎想象,顿时目瞪口呆,隐约感到大祸将至. 一次,严嵩的义子赵文华从江南回来,送给严世蕃的见面礼就是一顶价值连城的金丝帐,还给严世蕃的二十七个姬妾每人一个珠宝髻.就这些礼物,严世蕃还嫌太少,心里非常不满,可见他的贪婪到了何种程度.世宗的第三子裕王朱载垕,按例应被立为太子,但世宗对他不是很亲近.因此,严氏父子对他也很冷淡.就连照例每年该给裕王府的岁赐,户部都因为没有严氏父子的命令而一连三年都没给发放.最后,这位未来的皇帝凑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给严世蕃,严世蕃欣然接受,才让户部补发了岁赐.严世蕃每每向人夸耀:“天子的儿子尚且要送给我银子,谁敢不给我送银子?”严世蕃的胆子真是大到了极点. 嘉靖四十三年(1564),严世蕃又被御史弹劾.世宗大怒,将严世蕃逮捕下狱.第二年案结,严世蕃被斩. 明史 《明史·奸臣传·严世蕃》: 严世蕃,短项肥体,眇一目,由父任入仕.以筑京师外城劳,由太常卿进工部左侍郎,仍掌尚宝司事.剽悍阴贼,席父宠,招权利无厌.然颇通国典,晓畅时务.尝谓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炳死,益自负.嵩耄昏,且旦夕直西内,诸司白事,辄曰:“以质东楼.”东楼,世蕃别号也.朝事一委世蕃,九卿以下浃日不得见,或停至暮而遣之.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筐篚相望于道.世蕃熟谙中外官饶瘠险易,责贿多寡,毫发不能匿.其治第京师,连三四坊,堰水为塘数十亩,罗珍禽奇树其中,日拥宾客纵倡乐,虽大僚或父执,虐之酒,不困不已.居母丧亦然.好古尊彝、奇器、书画,赵文华、鄢懋卿、胡宗宪之属,所到辄辇致之,或索之富人,必得然后已.被应龙劾戍雷州,未至而返,益大治园亭.其监工奴见袁州推官郭谏臣,不为起.[2] 御史林润尝劾懋卿,惧相报,因与谏臣谋发其罪,且及冤杀杨继盛、沈练状.世蕃喜,谓其党曰:“无恐,狱且解.”法司黄光升等以谳词白徐阶,阶曰:“诸公欲生之乎?”佥曰:必欲死之.”曰:“若是,适所以生之也.夫杨、沈之狱,嵩皆巧取上旨.今显及之,是彰上过也.必如是,诸君且不测,严公子骑款段出都门矣.”为手削其草,独按龙文与汪直姻旧,为交通贿世蕃乞官.世蕃用彭孔言,以南昌仓地有王气,取以治第,制拟王者.又结宗人典楧阴伺非常,多聚亡命.龙文又招直余党五百人,谋为世蕃外投日本,先所发遣世蕃班头牛信,亦自山海卫弃伍北走,诱致外兵,共相响应.即日令光升等疾书奏之.世蕃闻,诧曰:“死矣.”遂斩于市.籍其家,黄金可三万余两,白银二百万余两,他珍宝服玩所直又数百万. 人物评价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第八章》:此人长得很有特点——肥头大耳,还瞎了一只眼睛,算是个半盲.就这副长相,走在街上都影响市容,但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一个极为厉害的人物. 他实在是一个聪明到极点的人,据说他跟人谈话,对方说上句,他就知道人家下句要说什么,而且他看人极准,无论你是老奸巨滑还是天真烂漫,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第十二章》: 嘉靖四十四年(1565)三月辛酉,严世蕃和罗龙文被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斩决.这位才学出众,聪慧过人,却又无恶不作,残忍狠毒的天才就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恶贯至此,终于满盈. 在严世蕃被处决的那一天,京城民众们奔走相告,纷纷前往刑场观刑,并随身携带酒水、饮料、副食品等,欢声笑语,边吃边看,胜似郊游.人缘坏到这个份上,倒也真是难得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