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雅苑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①,故园芜已平。 烦君②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①梗犹泛:言身不由己,四处漂泊。②君:此处指蝉。[今译]你生来就栖身高处,餐风饮露,难以饱腹。纵然声声哀诉,也是枉然。可怜你啼鸣到五更,声音嘶哑,似要断绝。大树依旧碧绿昌茂,冷眼旁观,甚是无情。我这小官,微不足道,像桃梗一样,四处飘摇。故乡的家园,早已荒芜,光秃秃一片,真凄凉。多谢蝉鸣,前来提醒,我也要全家坚守清贫。[赏析]这首诗名为咏“蝉”,实则咏诗人自家情怀。诗的首联写出了蝉因居高处而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也无人同情。颔联上句极言蝉通夜哀鸣,到天亮力竭声疏,承上文的“恨”字;下句则承上文的“断”字,极写蝉栖托在树上,抱枝哀鸣,而树却“无情”自“碧”。诗人的比喻是很明显的:以蝉自比,以树比喻他所期望的援助者。诗的颈联直写诗人悲苦的遭遇:官职微小,终年漂泊他乡,故园荒芜。尾联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蝉联系起来:多蒙蝉声使诗人警醒,诗人也正想与蝉一样清高、清苦。这样,就使全诗首尾相照应,写出了诗人的不平和无奈,也写出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在线演练]1.第一联中的“高”既指蝉栖息在高树之上,又暗指自己的________。2.第二联用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________。3.第三联中“薄宦”的意思是________,“梗犹泛”用________手法写出了作者________的处境。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清高 2.衬托(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痛苦与无奈 3.自己做了个小官(小幕僚)/比喻/四处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