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6,0)、B(0,3)两点,点C(4,0)为x轴上一点,点P在线段AB(包括端点A、B)上运动.(1)求直线L的解析式;(2)当点

发布时间:2020-08-10 07:27:28

如图,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6,0)、B(0,3)两点,点C(4,0)为x轴上一点,点P在线段AB(包括端点A、B)上运动.
(1)求直线L的解析式;
(2)当点P的纵坐标为1时,按角的大小进行分类,请你确定△PAC是哪一类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PO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网友回答

解:(1)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
∵直线L过A、B两点,
∴,
∴,
∴y=-x+3;

(2)y=1时,-x+3=1,
∴x=4,
∵P、C的横坐标都为4,
∴PC⊥x轴,
∴△PAC是直角三角形;

(3)①显然,点P运动至点B时,△POC是直角三角形;
②由(2)知,点P的坐标为(4,1)时,△POC是直角三角形;
③假设存在这样的点P(m,n),使∠OPC=90°.
作PH⊥x轴,H为垂足,
∵△POH∽△CPH,
∴PH2=OH?CH,
∵PH=n,OH=m,CH=4-m,
∴n2=m(4-m)---------------------------①
又∵点P在直线L上,
∴n=-m+3---------------------------②
解由①和②组成的方程组,得,

∴P(2,2)或P.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4个,坐标分别为:(0,3),(4,1),(2,2)和.
解析分析:(1)把A(6,0)、B(0,3)两点代入直线L的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2)首先求出P点的坐标,然后根据P、C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得出PC⊥x轴,从而确定△PAC的形状;
(3)判断P是否存在,可以先假设P存在,根据条件就可以求出关于P的条件,看是否满足实际情况.

点评:求函数的解析式的常用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并且本题是存在性问题,是中考中常见的问题.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