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带解释,有没有高考易错的成语。出处,本意。原意。只要一个就好!

发布时间:2020-07-10 23:01:49

成语带解释,有没有高考易错的成语。出处,本意。原意。只要一个就好!

网友回答

[钟鸣鼎食]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指吃饭时敲钟奏乐,列鼎。形容富贵人家奢侈豪华的生活。
  [言重九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煮东西用的三足两耳式的器物。九鼎:比喻力量重。说话的分量,有如九鼎之重。形容说话极有份量。
  [笙歌鼎沸]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
  [幕燕鼎鱼]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在帐幕上筑巢的燕子,在炊器中游动的鱼。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三分鼎足]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烹煮器具,多用青铜制成,一般圆形三足。比喻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并立对峙。也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亦作“分三鼎立”、“鼎足三分”。
  [举鼎拔山]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的青铜炊器,大且重。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击钟鼎食]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钟:金属制打击乐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高官显贵用食时,打着乐器,列着鼎器。形容生活优裕,奢侈豪华。亦作“击钟陈鼎”、“钟鸣鼎食”、“鸣钟列鼎”、“鼎食钟鸣”。
  [鼎足之势]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势:局势。局势像鼎的三个足一样。比喻势均力敌的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亦作“鼎足而居”,“鼎足而立”,“鼎峙而立”,“鼎足三分”,“鼎足而三”,“三分鼎足”。
  [鼎镬刀锯]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烹煮用的青铜器物,三足两耳。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因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春秋鼎盛]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一言九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比喻份量重。一句话抵得上九鼎之重。形容言语极有份量,能起决定性作用。亦作“一语九鼎”、“片言九鼎”、“九鼎一言。”
  [问鼎中原]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人声鼎沸]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煮食的器物,有三足两耳。沸:沸腾。人声嘈杂,就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
  [三足鼎立]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青铜制的炊具,一般是三只脚。像三只脚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种势力的并立对峙。亦作“三分鼎足”。
  [力能扛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①形容气力特别大。②亦比喻笔力雄健。
  [九鼎大吕]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九鼎:传说夏禹曾铸九鼎,代表九州,象征着国家政权,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大吕:周朝大钟。比喻非常贵重的事物。多指地位、作用非常重要。
  [革故鼎新]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革:除掉。故:旧的。鼎:更换。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亦作“鼎新革故”。
  [鼎鱼幕燕]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幕:帐篷。在鼎中的鱼,在帐篷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境非常危险而自己不知道。
  [大名鼎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鼎:盛大,显赫。形容人的名气很大。亦作“鼎鼎大名”。
  [尝鼎一脔]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脔:切成小块的肉。品尝鼎中一块肉的味道(可以知道整个鼎中食物的味道)。常比喻由部分可以推知全体,由小见大。亦作“鼎中一脔”、“一脔知鼎”。
  [拔山扛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圆形的三足两耳,方形的四足两耳。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亦作“拔山举鼎”。
  漏泄春光 〖解释〗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花明柳暗 〖解释〗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春暖花香 【出处】明·无名氏《打韩通》头折:“春暖花香,和风淡荡。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 【解释】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示例】【故事】
  雨后春笋 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莺歌燕语 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沂水春风 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杏雨梨云 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李白桃红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花明柳暗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春意阑栅 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春生秋杀 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春风雨露 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触手生春 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着手成春 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万古长春 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雨丝风片 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有脚阳春 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莺歌燕舞 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寻花问柳 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秋月春花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鸟语花香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柳暗花明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枯木逢春 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腊尽春回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红情绿意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虎尾春冰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和风细雨 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花香鸟语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春意盎然 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春蛙秋蝉 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春笋怒发 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春深似海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春色满园 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色撩人 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春暖花开 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回大地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春晖寸草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光明媚 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春风和气 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漏泄春光 原指透露春天的信息,后比喻泄露男女私情
  柳绿花红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寸草春晖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春去秋来 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华秋实 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春光漏泄 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带来的信息。喻指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露出来

网友回答

你好第一类:望文生义
  1.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2.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3.拍手称快
   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4.不足为训
  足:值得。训:准则,典范。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5.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6.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7.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8.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9.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10.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11.久假不归
   假:借。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
  12.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13.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14.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不能误用作褒义词。
  15.巧夺天工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16.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17.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
   磨盘,磨的底盘,凿有许多齿形道。比喻办法多,门路广。不能理解为“有很多条道路”。
  18.细大不捐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19.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20.危言危行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21.豆蔻年华
   豆蔻:一种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
  22.罪不容诛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恶。不能理解为“罪恶小,不应该诛杀”。
  23.大快人心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24.休戚相关
   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主语不能用于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
  25.涣然冰释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1.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2.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4.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5.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6.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7.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8.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9.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0.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1.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2.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第二类 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第三类 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
  褒词误用贬义的主要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词误用褒义的主要有: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
  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对象误用的主要有:
  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7.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8.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1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
  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
  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6.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缺误。
  7.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
  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第四类 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类似这种毛病的词语还有:
  ⑴\'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⑵\'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⑶\'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⑷\'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⑸\'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6)\'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褒义)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第五类 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
  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⑶、百姓生灵涂炭 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
  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 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⑼、众多的莘莘学子
  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12)、目前当务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
  第六类 误用字面意义
  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5.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6.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7.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8.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9.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10.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1.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12.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