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多大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04: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科学有多大——法布尔的一次顿悟  在某一个凉风习习的夜晚,法布尔手里提着一盏小灯走出了他的“荒石园”。  已经65岁的法布尔心中很不宁静。《昆虫记》已经出到第6册,从1879年以来,每三年完成一册。他的事业现在有了累累果实。但是贫困仍然与他形影相随。  这么多年过去了,由于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仿作,他写的科学读物不再被指定为教科书,版税减少,而他还有三个儿子尚未长大。他研究昆虫的计划经常被各种琐事割碎,没有经费,妻儿要吃要穿。孩子们没有学费,这倒没什么,他可以在家里给他们上课。不过他的身体眼看着衰弱下来,穿着粗呢子旧外套的身体也越来越向前弯曲。说不定上帝就要接走他的灵魂了,他的昆虫研究还有许多计划没有开始呢!  他在52岁时举家迁往偏僻的荒石园,为的是最终完成活态昆虫研究的项目。能完成多少?他不知道,这是他死去的儿子汝勒生前的意愿,这么多年,他在怀念儿子的哀痛中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现在他偶尔也感到疲倦,甚至担心……  法布尔挺直身子向暗夜里望去。景物怎么也看不清。小灯的光线向四处散开,几步之外天就黑下来了,再远处就是漆黑一团。法布尔看着地上自然的马赛克铺层中的一块小方砖,为了再看清旁边的一块,他移动着自己的位置,每次移动后,周围仍是一圈狭窄的弱光带。仍然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眼前的些许景物。这些小方砖究竟是按照怎样的规律一个挨一个组合成整体画面的?无法看清……忽然,他心里发生了一个很大的震动,这些天闷在心中的痛苦似乎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如果整个自然界就是这大片的方砖地,他法布尔不就是这方砖地上的提灯人吗?看清整个方砖地的整体画面的规律,并不是他一个人能办到的事,一个提灯人办到的只是看清庞大未知体系中的一个点或几个点,并把这发现指给他人。科学,和庞大的未知世界一样大,是没边没沿的东西,没有人能终结和中断科学的伸展。  这一天,激动的法布尔在《昆虫记》第7卷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不管我们的照明灯能把光线投射到多远,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围挡着黑暗。我们四周都是未知事物的深渊黑洞,但我们应为此而感到心安理得,因为我们已经注定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微不足道的已知领域再扩大一点范围。我们都是求索之人,求知欲牵着我们的神魂,就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地移动我们自己的提灯吧。随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认识清楚,人们最终也许能将整体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这段话,过了一百多年,在21世纪初的今天,仍然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1)文章的副标题是“法布尔的一次顿悟”,他顿悟到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些天闷在心中的痛苦似乎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法布尔“痛苦”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说“甚至担心……”,他担心什么?请你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补充完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文章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语言平直、朴素,毫无雕琢,给人清新之感,同时又蕴含着哲理。B.文章中间运用了插叙,这就使得法布尔从“痛苦”到“顿悟”的转变不显得突兀。C.法布尔的顿悟缘于一个偶然的生活现象,文章借此主要是为了说明:科学家的许多发现往往都是偶然巧合与苦思冥想的产物。D.文章写贫困与法布尔形影相随,意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E.文章结尾说:“这段话……仍然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这表明作者与法布尔产生了共鸣,作者对法布尔的话既认同又赞叹。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自然界是无边无际的,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范围毕竟有限。能为科学做一点点引路的工作,就应该心安理得了。或者:科学界的未知领域很多,一个科学工作者能尽自己的能力把未知领域扩大一点,就足以让人自慰了。(大意对即可)(2)能否最终完成活态昆虫研究的项目。(3)研究计划永远不能完成下去或者:研究计划永远被打断(大意对即可) (4)C、D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