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17:43:43

  [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  [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①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③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  注:①捉:握。②轩冕(xu1n mi3n):轩,士大夫以上官员乘坐的车子;冕,大夫以上贵族所戴的礼帽。轩冕用来代指高官。③废:放下。(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字。(1)王欲舍所携人(  )(2)遂携拯如初(  )(3)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4)又尝同席读书(  )(2)下面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宁读如故     桓侯故使人问之B.歆废书出观    即书诗四句C.华捉而掷去之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D.既已纳其自托   其如土石何(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4)甲段所写的华歆是怎样的一个人?乙段所写的华歆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请你针对这种现象简要谈谈看法。

网友回答

答案:2.C;解析:(1)  (1)扔掉,抛弃  (2)于是,就  (3)一起  (4)曾经(2)A项中前一个“故”是“原来”之义,后一个为“特意”之义,B项中前一个“书”是“书本”之义;后一个是“书写”之义;D项中前一个“其”是“代词,他”之义,后一个为加强语气,无实在意义。C项中的“而”字都表顺接。(3)  (1)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2)管宁把坐的席子割成两片,跟华歆分开来坐,对华歆说:“您不是我的朋友。”(4)甲段中所写的华歆是一个言而守信的人;乙段中的华歆是一个见财动心、贪恋富贵的人。评价一个人,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