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录》翻译,<厚德录>翻译

发布时间:2020-07-10 16:14:13

《厚德录》翻译,<厚德录>翻译

网友回答

孔寺丞牧,以文行推。在zd汝州,仆有执盗竹木者,牧释之。问所欲之数,俾如其意,盗愧谢。所居园圃近水,有夜涉水盗蔬果者,孔曰:“晦夜涉水,或有陷溺。”即为制桥,盗惭不复渡。
  孔寺丞(官职名)当官的时候,因为文章与德行好,他受到人们的推崇。在汝州的时候,有下人捉住了偷盗竹子木材的人,孔寺丞释放了他,并问他想要得到多少,然后按照盗贼想要的数量,给了他竹木专,盗贼带着惭愧之情,向他表示了感谢。孔寺丞住的地方靠近河流,有人趁着夜色,趟属水过河来偷盗蔬菜瓜果,孔寺丞说,“夜晚光线昏暗,可能会导致那个人沉入水中溺死。” 于是他马上让人建造了一座桥,那个盗贼感到惭愧,不再渡河偷盗。

网友回答

厚德录的翻译:
  钱若水担任同州推官......有个富民家的小女奴逃跑了,不知道到何处去了。女奴的父母告到州里,知州命录事参军(州里掌管文书的官员)审讯这起案子。
  录事曾向富民借过钱却没有借到,于是就判决富民父子共同杀害了女奴,富民受不了鞭杖拷打的痛楚,就含冤服罪。
  录事呈报知州,知州等人复审后认为并无相反或异常的情形,都把审出的话作为此案的真实情况。只有钱若水怀疑此事,将富民父子留在狱中,数日也不处决。
  案子搁着近十天了,知州多次催促他也没有结果,州内的大小官员都责备钱若水。一天,钱若水去见知州,对知州说:"若水之所以拖延此案,是因为我在秘密派人寻找女奴,现在找到了。
  "知州于是叫人带来富民父子,给他们卸下枷锁并释放了他们。富民哭着不肯走,说:"如果没有您的恩赐,我们一家就全完了。
  "知州说:"这是推官的恩赐,不是我的功劳。"那人又赶往钱若水的厅堂,若水闭门不肯见他,说:"这是知州自己求得实情的,我又做了什么呢?"知州因若水替几个被判死罪的洗雪了冤情,想为他上奏请功,若水拒绝了。于是远近一带都称赞钱若水。
  厚德录的原文: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鞫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
  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能,上下皆怪之。
  若水一日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
  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53365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
  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
  此文出自明朝·钟羽正所写的《厚德录》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作者简介:
  钟羽正(1554~1637),字淑濂,号龙渊,明末大臣,益都(今青州)钟家庄人。自幼勤奋好学,1580年(万历八年),进士及第。官至工部尚书。
  他的才华受到朝廷的重视,奉调进京,升礼科给事中。当时,万历皇帝长期不理朝政,对大臣奏章,有的置而不览,有的览而不用。且不听公议,对有罪的内监张鲸,赦免留用。
  他便上疏:“朝讲不宜辍,张鲸不宜赦”,力陈皇帝按时临朝听政的重要,建议皇帝“先出视朝,次出听讲,章奏留中者,次第发出。斥逐张鲸,以明元恶之罚”。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