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后主叫孟什么,求北宋灭后蜀的详细经过。

发布时间:2020-07-11 15:06:09

后蜀后主叫孟什么,求北宋灭后蜀的详细经过。

网友回答

后蜀后主叫孟昶。
  孟昶,是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后蜀末代皇帝,后唐清泰元年(934年)正月,孟知祥称帝,任孟昶为东川节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同年七月,孟知祥病重,七月二十六日,立孟昶为皇太子,代理朝政。当晚,孟知祥去世,秘不发丧,枢密使王处回连夜到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季良处相对哭泣,赵季良严肃地说:“现在藩镇掌握重兵,专门等待形势变化,应当迅速立嗣君才能断绝其非分妄想,哭无益啊。”
  王处回和赵季良决计立孟昶为帝,然后发丧。孟昶即位,不改元,仍称明德年号,至后蜀明德五年(938年)才改年号为广政。 
  扩展资料
  后蜀灭亡
  孟昶与前蜀王衍不同,并不是宋人所说的昏君。他幼年即位,不能亲政,将相大臣多为孟知祥的故人,骄横不法,夺人田宅,穷奢极欲,视孟昶如无物。孟昶要想整顿政治,必须首先铲除这些元老勋臣。经过激烈的斗争,孟昶终于如愿以偿,铲除了这些旧臣,开始亲政。
  后晋末年,契丹攻入汴梁,四处烧杀抢掠,引起了中原人民的反抗,中原陷入一片混乱。此时南唐由于在伐闽战争中实力受到极大削弱,无力北伐,而后蜀虽然之前从未参与战事,却丝毫没有夺取中原的雄心,仅贪图眼前一些小利。
  后蜀广政二十八年(965年),北宋大将王全斌率大军攻打后蜀,很快兵临城下,孟昶率众投降。宋军从出兵到灭亡后蜀,前后不过六十六天时间,可见后蜀是如何不堪一击。但之后当地公推文州刺史全师雄为蜀王坚持抗战,直到第二年才被镇压下去。
  参考资料来源:度百科—后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昶

网友回答

都城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2主,共31年,965 年灭于北宋。 同光三年(925)后唐灭前蜀,以孟知祥(874~934)为西川节使。次年正月,孟知祥入 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境内渐安。长兴三年(932),知祥杀东川节度使董璋,得东川地。四年,封为蜀王。后唐闵帝应顺元年 (934)知祥称帝,年号明德,国号蜀,史称后蜀。同年,孟知祥死,子孟昶(919~965年)继位,仍用明德年号,明德五年(938)改元广政。 契丹灭后晋时,秦(今甘肃秦安北)、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三州附后蜀。后蜀又攻取凤州(今陕西凤县东),疆士遂与前蜀相同。广政十八年(后周显德二年955年),秦、阶、成、凤四州又为后周攻占。北宋乾德三年(965)发兵攻蜀,孟昶降,后蜀亡。同年,孟昶卒。 蜀地富庶,在孟知祥、孟昶统治时期,境内很少发生战争,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后蜀与南唐同为五代时期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区域。后主孟昶喜爱芙蓉花,于是命人在成都遍植芙蓉,故成都别称芙蓉城,流传至今。后蜀宰相毋昭裔与赵崇祚辑唐、五代词五首为《花间集》,对后世影响很大。毋昭裔还曾出私财百万营学馆,并奏请雕版刻印“九经”,蜀主从之,“由是蜀中文学复盛”。当时节度使往往兼领禁军,住在成都。孟昶嗣立后,命文臣出任这些地区的知节度事,这一措施,开宋代削弱藩镇的先例。 后蜀(934—年) 1、高祖明孝帝(孟知祥) (1) 934(四)—(七) 年号【明德】(4) 934(四)—937 2、后主睿文帝(孟昶) (31)* 934(七)—965 年号【广政】(28) 938—965 *后主即位未改元。 后蜀的官职制度都按照的是唐朝的制度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