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过四方街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14:32: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淌过四方街 淌过四方街的何止是玉泉河清澈的泉水,还有被滋润的目光。 丽江古城荣膺“世界文化遗产”后,四方八面的游客接踵而至。 金秋时节,我踏上这片倾慕已久的土地。没有汽车噪音,没有单车的冲撞,青石板铺设的街巷,在叩击声中,诉说着沧海桑田,世事更迭。漫步古城,轻松逍遥。古城风景,最引人入胜的当数潺潺流水。玉泉河的若干支流,叮叮咚咚,穿街走巷,仿佛一群天真活泼的顽童,一直伴在左右。 建于南宋末的丽江古城,300多座大小不一的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像一根根项链,将花红柳绿、鸟语墨香的纳西人家串连于清波之间,轻描淡写中展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境。宛若伏羲八卦的街巷,典雅中折射文化。匠心独运的纳西祖先筑城时摒弃围墙,以四方街为主要通道,莫不是以此告诫子孙不要闭关守旧,不要围困自我?我不禁想到两个奇妙的现象。一个现象是“文革”时全国各地相继竖起了许多高大挺拔的塑像,后来又相继消失了,而丽江红太阳广场上的塑像仍庄严雄伟地屹立在天地之间。另一个奇妙的现象是,藏传佛教从西藏传入丽江被纳西族吸纳后没再往内地传,汉族佛教从滇西传入丽江也被纳西族吸纳后没有再往外地传。纳西人心中有杆秤,不附庸风雅,不盲目随从。源远流长的东巴文化享誉西方,空灵飘逸的纳西古乐远渡重洋,人数不多的纳西族却有200多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学者。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慧根和支柱。 思绪如水,牵动我深入古城。 环绕街巷的泉水在一个个岔道欢快地交汇,继而又激荡着各奔前程。是街巷分流了泉水,还是泉水划开了街巷?跟随泉水,踅进一户人家,主人递过草墩邀我入座,沏杯清茶让我小憩,没有因陌生人擅自入室而见怪,没有嘘寒问暖的客套,珍视每一次相遇相识的情缘,营造出他乡遇故人的亲和、友善,缕缕温馨与袅袅茶香,交织升腾。鹅卵石镶砌的院心,清风拂动的垂柳,垂柳上悬挂的鸟笼,鸟笼里鸣唱的画眉,还有花台上色彩纷呈的花草,诗情画意,恍惚中,人已坐进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古城许多人家夜夜枕着穿屋而过的泉水入眠,谛听泉水弹奏高山的执著、冰雪的坚韧,一代代纳西人由此陶冶出泉水般清纯的性情。古城的纯洁和优美均得益于水。 老大妈们端个草墩聚在雕栏刻柱的房檐下,捻麻线,纳鞋底,唠家常,不时轻唤一声,将跑开去的毛头孙儿招回膝前。鹤发童颜的美须公,伸手沾沾门前流泉,然后朝脚前一盆盆文竹、兰花、月季弹开手指,酒出一串晶莹的水珠。偶尔,从小巷深处飘来悦耳的纳西古乐,一颗颗珍珠般的音符,跳进泉水,激起一朵朵亮丽的惊喜。 当竞争激烈的都市人忙得什么都有却没有时间,当贪得无厌的市侩穷得什么都没有却只有钱,丽江古城居民与清悠悠的泉水相依相伴的这份悠然恬淡,流露出享受时间的幸福,拥有平和的富足。欣羡之余,不禁扪心自问,滚滚红尘,忙忙碌碌,究竟想得到什么? 古人云:“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大江小河,最终都向东而去。东方,迎接太阳面向光明的方向。倾听生生不息的泉水,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民族的兴亡盛衰,是啊,只有流动,才不腐朽;只有前进,才能超越自我。 (选自杨浩《淌过四方街》,略有改动) 根据文意,淌过四方街的“还有被滋润的目光”指的是什么?(4分)“两个奇妙的现象”说明纳西族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作者在最后一段感叹:“只有流动,才不腐朽;只有前进,才能超越自我。”结合文意分点说明这句话的含义。(4分)22.结合全文,说说这篇文章中 “水”的作用。(6分)

网友回答

【小题】那些为古城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所陶醉、感染的来自四方八面的游客。(“被滋润”的理解2分,“目光”的理解2分) 【小题】有主见,善于吸纳和创造。(每点2分,只答“心中有杆秤,不附庸风雅,不盲目随从”2分) 【小题】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灵动的才会有生命力。(1分)②玉泉河的水承载了纳西族的文化;纳西族的文化在选择、吸收中创造前进。(1分)③个人和民族也是这样,需要不断地学习、吸收和完善,才能发展进步。(2分) 【小题】①水作为线索(2分)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清晰(1分)。②形象地揭示主题(1分):水养育了纳西族人,孕育了古城文化,(1分)纳西族人和纳西文化特体现的不断地学习、吸收和创造正是我们所需要的(1分)。 解析: 无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