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
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1所示
b.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c.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在表格中.
d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请你针对孙悦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孙悦同学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______
(2)孙悦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说明正确做法______.
(3)孙悦同学改正错误后,正确操作,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物距/cm像距/cm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12.012.0等大第二次15.015.0等大第三次9.09.0等大分析实验表格,可以得出: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孙悦同学在进行实验d时,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无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是______(“实像”或“虚像”)
(5)请在图2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
网友回答
解:(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而平面镜是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如果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那么该蜡烛也会通过玻璃板在原来的一侧成像,很难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所以这种做法错误,正确的做法是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不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3)由实验1、2、3三次实验数据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5)做S关于镜面MN的对称点S′.连接像点与S′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SO、PO,则SO是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