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8 23:02:3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宫之奇谏假道
晋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公许之。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①。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②。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③,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④乎?
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馨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⑤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⑥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注)①启:启发晋的贪心。晋、虞、虢都是姬姓诸候国,属同一祖先。玩:忽视。②大伯:周太王的长子。虞仲:周太王的次子。昭:古代宗庙神主排列分昭、穆两行,昭左穆右。始祖后第一代为昭,第二代为穆,依此而推。③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晋献公曾祖,庄伯是晋献公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④逼:威胁。⑤冯:同“凭”。⑥腊:岁终的祭祀。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假道于虞以代虢假:借
B.虢亡,虞必从之从:听从
C.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再:第二次
D.弗听,许晋使许:同意,允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师还,馆于虞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是寡人之过也.
C.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吾其还也
D.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国吞并虢国和虞国的成功,说明其心狠手毒,六亲不认,不顾同宗亲情,唯利是图。
B.晋国第一次借道攻打虢国,虞公同意了,并且会合晋国军队一道去讨伐虢国。
C.晋国第二次借道攻打虢国,宫之奇力谏虞公,虞公也有所犹豫,但是最终答应了晋国的要求。
D.虞公第二次同意借道之后,宫之奇率领家族的人离开了虞国,并断言虞国将会灭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晋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公许之。(4分)
译文:
(2)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4分)
译文:
(3)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5分)
译文:
1.B
2.D
3.C
4.略
【解析】
1.“跟从,紧随其后” 虢亡,虞必从之 ,这里解释成听从显然不合理。
2.本题一半语句来自教材,所以可以用已知的推测未知的。D介词因为(A介词,在,表地点;介词,对,引进说话对象。B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代词,这。C表反问语气副词,难道;表商婉语气副词,还是)
3.虞公没有犹豫。从虞公和宫之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愚公对晋国是很信任的。最后一句“弗听,许晋使”完全说明了虞公态度坚决。
4.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首先要确定关键词的含义,再联词成句,使之词达句顺。关键词为(1)“假” “以”,“于虞”倒装句各1分,全句通顺1分 (2)“享祀”“丰絜”“据”各1分全句通顺1分) (3)“师”“馆”“于虞”“执”全句通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