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诗选》序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42:34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新月诗选》序言(节录)陈梦家[注]    我们喜欢“醇正”与“纯粹”。我们爱无瑕疵的白玉和不断煅炼的纯钢。白玉,好比一首诗的本质,纯粹又美;钢代表作诗人百炼不懈的精神。匠人在方玉石上要雕镂出奇美的图像,他先要有一个想象,再要准备好一把锐利的刀,又要手腕。要准备地把自己的想象描上玉石上,因为一个匠人最大的希望、最高的成就是在作品上发现他自己的精神的反映。醇正与纯粹是作品最低限的要求,那精神的反映,有赖匠人神功的创造,那是他灵神的移传。在他的工程中,得要安详的思索,想象的完成,是思想或情感清滤的过程。    诗,具有两重创造的涵义。在表现上,它所希求的是新的创造,是从煅炼中提选出的坚实的精华,它是一个灵魂紧缩的躯壳。在诗的灵感上,需要那新的印象的获取。这才是一首诗的内在,是一首新的诗的发现。所以写诗人的涵养是必不可少的,真实的感情是诗人最紧更的原素。如今用欺骗写诗的人到处是,他们受感情以外的事物的指示。其次,要把灵感所激动的诗写出来,他要忠实于自己。技巧乃是从印象到表现的过渡,要准确适当,不使橘树过了河成了枳棘。    有些撒种的人,有好的种子却不留心把它撒在荆棘里、石头上或浅土的地方,种子就长不起来。诗也一样需要适宜载培的。正如图画或音乐一样需要色彩或声调的设置得宜。诗也要把最妥帖、最调适、最不可少的字句,安放在所应安放的地位;它的声调,它的色彩,也要与诗的情绪相默契。    为什么一张图画安上了金框就显得清楚?为什么在城外看见煊红的落日,圈进一道长齐的古城墙里就更使我们欢喜?是的,从有限中才发现无穷。一首蕴藏无限意义的诗不在长,也许稀少的几行字句就淹没了读书的海。诗是无穷意义的缩短,限制或约束,反而常常给我们情绪伸张的方便。“紧凑”所造就的利益,是有限中想到无限。诗的暗示,捡拾了要遗漏的。我们不怕格律,格律是圈,它使诗更显明、更美。形式是观感赏乐的外助。格律在不影响内容的程度上,我们要它,如像画不拒绝合适的金框。金框也有它自己的美。格律便是形式上给予欣赏者的贡献。但我们绝不坚持非格律不可的论调,因为情绪不容许格律来应付时,还是得听诗的意义不受拘束地自由发展。我们绝不是在造自己的镣锁,我们要求规范的利用。匠人绝不高他的规矩绳尺,即是标准。诗有格律,才不失掉合理的相称的度量。    这些主张,差不多是我们一致的方向。仅仅是一种方向,也不知道那目的离得我们多远!我们写诗,因为有着不可感受的激动,灵感的跳跃挑拨我们的心。惑人的新奇,夸张的梦和刺激的引诱,我们谨慎不敢沾染。把住一点儿德性上的矜持,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写诗。我们写诗,只为我们喜爱写,好比是一只燕子在黑夜的天空里飞。她飞,低低地唱。曾不记得白云上留下什么记号?只是那些歌,是她自己喜爱的!她的生命,她的欢喜!    [注]陈梦家(1911—1966)中国现代诗人、考古学家。1.就诗歌创作而盲,文章第(1)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1)“作品最低限的要求”指□□□□□□□□□□□□□□□(不超过15个字) (2)“匠人神功的创造”指□□□□□□□□□□□□□□□(不超过15个字)2.文章第(2)段所说“具有两重创造的涵义”,具体指的是哪两重涵义? 答:第一重涵义□□□□□□□□□□□□□□□□□□□□;第二重涵义□□□□□□□□□□□□□□□□□□□□。(各不超过20个字)3.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这些主张”,从全文看,指的是哪些主张?作者产生“这些主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匠人在方玉石上要雕镂出奇美的图像”比喻诗人要在诗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    B.“橘树过了河成了枳棘”指有些撒种的人不留心将好种子撒在荆棘里,以致长不起来。    C.“一张图画安上了金框”所强调的是在诗歌创作中恰当运用格律,能使诗更具感染力。    D.“造自己的镣锁”比喻拘束诗意自由发展的写诗方法,结果会影响读者对形式的需求。    E.“一只燕子在黑夜的天空里飞”表达着诗人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孜孜以求的爱诗之情。 

网友回答

答案:见详解解析:1、(1)、“醇正”与“纯粹”(2)在诗作中准确反映自己的精神。2、锤炼真实的感情,追求新的创造性的意象;准确适当地运用技巧,完成从印象到表现的过渡。3、这些主张大体是:(1)写诗要锤炼醇正、纯粹的想象;(2)要准确适当地运用技巧,使诗的语言、形式设置得宜;(3)要在不影响内容的程度上规范地利用格律,使诗要紧凑。作者产生这些主张的根本原因是:喜爱写诗,把诗看作生命。4、BD   提示:、①由题句上溯,可知“匠人神功的创造”是为反映“那精神”,印“自己的精神”的。②再上溯:“匠人”“要准确把自己的想象描在玉石上”,印“堆确”反映“自己的精神”。③关注题干“就诗歌情作而言”。 2、①题句是第(2)段的总领句,“具体指的是哪两重含义”,要检索其后的语段主体内容,筛选恰当信息回答。②语段生体部分包括两层,以“其次”分隔。前后正是两个要点。 3、①“这些主张”是对上文,即第(1)到第(4)段的概括。由第(1)段可概括出第(1)点,由第(2)、(3)段可概括出第(2)点,由第(3)段可概括出第(3)点。②“这些主张”是一种写诗的追求,由第(5)段“我们写诗,因为……”之后的语句可归纳出第二问答案。 4、①B“橘树过了河成了枳棘”是比喻,指在完成“从印象到表现的过渡”时不够准确适当。②D“追自己的镣锁”?比喻“坚持非格律不可”强使情绪由格律来应付。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