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1 07:13:08

  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有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可共递相担,何如?  译:可以相互轮流着背,怎么样?B.何以有声?  译:为什么有声音?C.卿太重,将非鬼也?  译:你很重,将不是鬼吧?D.得钱千五百,乃去。  译:得到了一千五百文钱,就离开了宛县集市。2.下列加粗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故身重耳    鬼略无重B.故身重耳    不习渡水故耳C.大善      鬼大呼D.定伯因复担鬼  汝复谁3.鬼的警觉和狡猾表现在哪些地方?(用原文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宋定伯捉鬼过程中,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还用了一句军事俗语“兵不厌诈”,这些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宋定伯能够战胜鬼所凭借的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C  2.D  3.“卿太重,将非鬼也?”“何以有声”“索下”  4.宋定伯探寻鬼的弱点,可以说是“知己知彼”。“急执之”可以说是“攻其不备”。“我新鬼,故身重耳”“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可以说是“兵不厌诈”。  5.凭借的是智和勇。启示我们只要有勇气、有智慧就可以战胜一切敌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