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怎么来的,春节是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2020-07-10 12:03:48

春节怎么来的,春节是怎么来的

网友回答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规定公历元月一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民间俗称“过年”,起源于古老的农业祭祀,“年”的原始意义是指作物成熟。春节正式形成在汉代,这和历法的完备有密切关系。汉武帝命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作《太初历》,定夏历正月为岁首,每年的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至今。春节虽以正月初一为节,但年事的准备一般从“腊八”就已开始,中间有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民间称为“小年”,紧接着是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算过完年。节前家家户户要扫尘,节临要贴门神、年画、春联、挂签,除夕要请神、祭祖、吃年夜饭、守岁,初一至初五要拜年、串亲戚、送贺年帖等。在古代,春节期间会举行大规模的驱傩活动,驱除疫疾厉鬼,祈祷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还会举办各种花会、赛会和庙会,以及舞狮、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等娱乐竞技活动。所有这一切无不充满吉祥喜庆的气氛和浓浓的人情味。
扩展资料:春节的习俗:1、办年货: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2、祭灶: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神像取下烧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3、扫尘: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4、贴年红(挥春):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5、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春节

网友回答

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岁。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