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3题。万历二十年间,日本国关白作乱,侵犯朝鲜。朝鲜国王上表告急,天朝发兵泛海往救。有户部官奏准:目今兵兴之际,粮饷未充,暂开纳粟入监之例。原来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倒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学生。自开了这例,两京太学生,各添至千人之外。内中有一个,姓李名甲,字干先,浙江绍兴府人氏。父亲李布政所生三儿,惟甲居长。自幼读书在庠,未得登科,援例入于北雍。因在京坐监,与同乡柳遇春监生同游教坊司院内,与一个名姬相遇。那名姬姓杜名媺,排行第十,院中都称为杜十娘,生得: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暂开纳粟入监之例(入国子监)B.好读书,好科举,好中(喜好)C.自幼读书在庠(进了县学)D.援例入于北雍(北京的国子监)2.“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小说开头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揭露了朝廷兴兵之际,粮饷未充的困境。B.揭露了朝廷纳粟入监带来的后果。C.揭示了小说主要人物李甲的身份,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D.揭露了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凭金钱换取前程的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网友回答
答案:1.B 2. 体现了作者对杜十娘这样一位绝色美女误入风尘的同情和怜惜。3.C解析:1.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B项“好”应释为:便于、容易。 2. 解析:此题考查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可怜”“误落”体现了作者对杜十娘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3. 解析: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开头写朝廷兴兵之际,粮饷未充,决定纳粟入监,主要是为了交代李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并不是揭露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