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的语感,大语文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7-10 02:52:04

什么是语文的语感,大语文是什么?

网友回答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百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
  语感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也不是天生的资质,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度。任其自然,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语感也会提高。而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的训练,能促使语感的进一步形成。
  扩展资料
  虽然语感的发生十分迅速,有时几乎与视觉、听觉同步,即一听到、看到就能对语言文字产生多层版次的感受,但总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1.比如读到一个写景的妙句,总须先感知字面信息,看到字、组成词、连成句,知其所言;
  2.再由独有的词的组合,追溯内在联系,发觉潜藏的信息;
  3.然后由词的音韵、节律体味句子的气势,有词句表达的意象,在心理描摹出其形色状态,领悟其意境情感,如睹权形色、如闻声音、如知味滋,方得窥其妙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语感

网友回答

“大语文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它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46335
扩展资料大语文的教学目的:①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是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规律给语文学科的原则要求。②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启迪发展智力,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并且哲学、逻辑学、美学、文化学也都承认:“词语”是人脑进行思维活动的物质前提。③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从“人口手上中下”到“知本家”,向人脑输入并固化“词语”,输入“捕获和创造词语的概念、程序和模式”,为启迪发展教育对象的智力作出了最早、最大、最关键、最可能多的贡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语文学习法:“大语文”教育校本课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