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郭原平郭原平,字长恭。禀至行,养亲必以己力,佣赁以给供养。性甚巧,每为人作工,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食盐饭而已。若家

发布时间:2020-08-14 19:58:47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郭  原  平
郭原平,字长恭。禀至行,养亲必以己力,佣赁以给供养。性甚巧,每为人作工,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食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籴买,然后举爨。
父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又未尝睡卧。父亡,哭踊恸绝,数日方苏。以为奉终之义,情礼自毕,茔圹凶功,不欲假人。本虽巧而不解作墓,乃访邑中有营墓者,助人运力,经时展勤,久乃闲练。又自卖十夫以供众费,窀穸之事,俭而当礼。性无术学,因心自然。葬毕,诣所买主执役无懈,与诸奴分务,让选取劳。主人不忍使,每遣之,原平服勤未尝暂替。佣赁养母,有余聚以自赎。既学构冢,尤善其事,每至吉岁,求者盈门。原平所起必自贫始,既取贱价,又以夫日助之。及父丧终,自起两间小屋以为祠堂,每至节岁,常于此数日中哀思,绝饮粥。父服除后,不复食肉。高阳许瑶之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之,不受。瑶之乃自往,日:“令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
每出卖物,裁求半价,邑人皆共识悉,现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要使微贱,然后取值。宅上种竹,夜有盗其笋者,原平遇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通,又采笋置篱外。邻里惭傀,无复取者。
宋文帝崩,原平号恸,日食麦饼一枚,如此五日。人日:“谁非王臣,何独如此?”原平泣而答日:“吾家见异先朝,蒙褒赞之赏,不能报恩,私心感动耳。”
(《南史·卷七十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禀至行,养亲必以己力      禀:禀性,天性。
B.跨积寒暑,又未尝睡卧      跨积寒暑:从冬到夏。
C.窀穸之事,俭而当礼        窀穸:墓穴。
D.吾家见异先朝              见异:看见怪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养亲必以己力         ②佣赁以给供养
B.①则虚中竟日           ②白雁至则霜降
C.①本虽巧而不解作墓      ②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D.①既学构冢,尤善其事    ②既取贱价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为奉终之义,情礼自毕。
②经时展勤,久乃闲练。
③与诸奴分务,让逸取劳。
④彼此相让,要使微贱,然后取值。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郭原平讲孝道的一项是        
①原平所起必自贫始               ②原平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
③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     ④父服除后,不复食肉
⑤日食麦饼一枚,如此五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郭原平非常讲孝道,他家里有时候断了炊,他便自己在外边饿一天肚子,总是等到傍晚收了工,领了工钱,在附近买了粮食以后,才回家生火做饭。
B.他虽然灵巧却不懂怎样修坟墓,便到造墓的人家去帮忙。由于经常干活,时间长了他便也会修墓了。他还多次顶替别人服役来换取修墓的费用。
C.郭原平给人修墓,一定先替那最穷的人家去修墓,不但收的费用低,他自己还整天当劳动力去帮着别人干活儿。
D.宋文帝死后,郭原平嚎啕大哭,一连五天,每天只吃一个面饼。有人讽刺说他:“谁不是皇帝的臣民呢,你能这样,真了不起!”郭原平哭着回答说:“我家受朝廷恩惠不能报答,心里难受才这样。”:1.D。“见”表示被动,“见异”的意思是被看重。2.B。A项①介词,相当于“依靠”;一②连词,同“而”。B项相当于“就”。C项①相当于“虽然”;②相当于即使。D项①时间副词,相当于“已经,……以后;②副词,相当于“尽,全。”3.①他认为给父母办丧事,从道理上讲,不管是情义还是礼节都应该由孝子自己来干。②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实干,时间长了也便精通了此道。③和其他奴仆分担劳务,把轻松的事让别人,自己拣重活儿干。④彼此相让,原平一定要让价钱稍便宜些,才肯收钱。4.D。①句表现郭原平的起家情况。④句表现其善待盗其笋者。5.D。“何独如此”的意思是“你何必这样呢?” 

网友回答

[译文]郭原平,字长恭,具有仁孝的品行,全靠自己的力气来赡养父母,给人家做工争取膳食。性情谦虚,每为人做活儿,只收取打短工的工钱。主人供应饭食,他因为自己家贫,父母都没有吃过好饭,就只吃些咸饭。有时候家里断了炊,他便自己在外边饿一天肚子,决不独食。一定等到傍晚收了工,领了工钱,在附近买了粮食以后,才回家生火做饭。父亲病重一年,从冬到夏,原平衣不解带,不吃蔬菜,从冬到夏从来没有躺下睡过觉。父亲死后,他蹦着跳着哭昏过去,几天后才醒过来。他认为给父母办丧事,不管是从情义还是礼节上讲,都应该由孝子自己来干,丧葬之事,不宜交别人代理。他虽然灵巧却不懂怎么修坟墓,于是就到本地造墓的人家,去给人帮忙,这样经常出力干活,时间长了便精通此道。他还十次顶替别人服役来争取费用。修墓的事,办得既节俭又合乎礼节。他并没有经过什么专门的学习,全是凭内心的一股自然灵气。葬完父亲以后,就到雇主家里去干活儿,并毫无懈怠之意。他和其他奴仆分担劳动,常把轻松的事让给别人,自己拣重活儿干。主人不忍心使唤他,几次让他回去,而他却辛勤劳作不曾停歇。得到的工钱用来养母,有余剩就攒着自己赎身。他学了修墓手艺之后,对这活儿很精通,每到宜于丧葬的吉日,来求他的人络绎不绝。原平一定先到最穷的人家去干活,不但收的费用低,还整天当劳力去帮着干活儿。等他父亲丧事办完后,自己盖了两间小屋作为祠堂,逢年过节,常在这里悲哀悼念,只啃几口干粮,不喝汤水。父亲丧服期满后,他再也不吃肉。高阳许瑶之免去建安郡丞后回乡,派人送他一斤丝绵,原平不要。瑶之就亲自登门,对他说:“今年冬天太冷,建安的丝绵又好,所以我拿来奉送给您。”原平才拜谢收下。每次出门卖东西,他只要半价,本地人都知道这情况,总是按照原价付钱,彼此相让,原平一定要让价钱稍便宜些,才肯收钱。他家房子附近种着竹子,夜里有人来偷笋,被原平碰上了,贼人逃跑时掉进了沟里。原平就在种竹处的沟上修了座小桥供人来往,又采下笋放在篱笆外边,邻里感到惭愧,再无人来偷取。宋文帝驾崩,原平嚷啕大哭,一天只吃一个面饼,这样一连五天。有人说他:“谁不是皇帝的臣民呢,你何必这样?”原平哭着回答说:“我家蒙先帝看重,受褒奖之赏,不能报恩,所以心里特别难受。”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